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汽车智能网联是未来竞争焦点
2020年12月15日 15:03:41来源:环球电气之家点击量:39676
导读随着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当前,汽车产业正发生百年来深刻的变革,智能网联被认为是未来竞争的焦点。随着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之后,近日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成为又一份定调未来15年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文件。
 
  当前,汽车产业正发生百年来深刻的变革,电动化仅仅是序幕,智能网联则被认为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销售量达196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14.7%。更有部分企业加速研发L3级自动驾驶车型,多地开展自动泊车、自动驾驶公交车、无人智能重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
 
  在近日举办的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当前,随着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
 
  技术路线图2.0版发布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科学家*教授在会上正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这是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之后,又一份定调未来15年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文件。
 
  路线图2.0研判,到2025年,我国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50%,C—V2X(以蜂窝通信为基础的移动车联网)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首先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并不断扩大运行范围。2035年,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广泛运行于我国广大地区。
 
  专家表示,我国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除了通过网联自动驾驶、网联深度耦合推进以外,还加强具有国家产业优势的V2X(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相关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与测试试验,进入示范应用和大规模推广新阶段。
 
  毋庸置疑,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信息通讯、交通运输等行业加快跨界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产业创新热点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已成为汽车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更是各国竞争与合作的战略重点。
 
  “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正在推动全国若干个示范区开展相关项目示范运行,对产业快速落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授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要实现汽车强国目标,要让智能网联汽车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安全效率、节能减排、舒适便捷、人性化等方面优势,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取得了巨大进步,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技术已经大面积应用于量产车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政策不断加码,智能网联汽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在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室外展区,金旅客车的无人驾驶摆渡车往返于北京新国展中心的东门和展馆门口接送观众,安凯智能驾驶大巴车在*路线上为观众提供乘坐体验。滴滴自动驾驶与北汽集团合作推出的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车也*亮相,并可通过APP提供场内约车体验。
 
  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全面重构。信息通讯企业,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网络运营商、服务商以及基础设施公司不断融入汽车产业,使得垂直产业链向网状生态圈演变,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多方呈现竞合发展态势,走向协同创新。”瞿国春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也不断重塑。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与法规包容三重作用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公开道路实际测试与商业化示范的阶段,在出租车、干线物流、公交、封闭园区物流、环卫、末端配送、自助代客泊车等场景示范应用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美团副总裁、*科学家夏华夏介绍,2016年美团开始研发无人配送技术,今年逐渐落地,2月份在北京顺义区的几个园区开展无人配送。截至10月份,其自动驾驶里程突破10万公里,订单突破1万多单,“我们希望把智能网联做大做强,未来3年至少落地1000辆无人配送车辆,覆盖顺义全区域,实现全天候无人配送”。
 
  长期来看,无人配送将为新零售、物流、餐饮等行业在补充运力、提速增效方面持续带来重要的和新的价值。北京市交通委科技处处长葛昱认为,无人配送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希望不管是产业界、学术界还是政府管理部门,均要遵循安全第一、有序创新的原则,试点示范先行,逐步发展壮大。
 
  法规与标准双管齐下
 
  智能网联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要让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双管齐下,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至关重要。
 
  对此,肖亚庆表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要在标准法规、商业模式等重大问题上加强研究,并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政策环境,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完善标准法规政策,加快产品动能要求、信息安全等急需标准制定,加强法规协调,适时发布产品指数管理要求,夯实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
 
  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长君表示,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不断升级发展,对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提出了日趋强烈的需求,包括对交通安全管理法规的符合性;对交通通行法规的全面理解和严格遵守;对与安全相关不同类型交通场景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他建议,应当加快应用技术手段,即“仿真测试+交通安全分析法”开展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研究。
 
  近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表示,要通过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组织协同“五位一体”的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慧交通
相关阅读更多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印发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方案》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部际联席会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施专项攻坚、筑牢安全防线,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交通运输人工智能
    2025-05-07
  • 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小米汽车近期对旗下SU7系列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命名进行了调整,将原“智驾”统一更改为“辅助驾驶”。这一调整涉及、App等官方宣传渠...
    小米汽车人工智能
    2025-05-07
  • 绍兴高速首创浙江省政警企数据互通新模式

    以党建为引领,将数字化转型与交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构建“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生态。绍兴高速围绕数据融合中枢、...
    数据人工智能
    2025-05-07
  • “五一”假期甘肃省交通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甘肃省道路运输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309.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0.36%;完成货运量1001.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3%...
    交通运输人工智能
    2025-05-06
  •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科技赋能 出行更安全

    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而设定的。
    交通安全人工智能
    2025-04-30
  • 交通运输部召开专题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大客流叠加局部强对流天气,给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带来严峻挑...
    交通运输人工智能
    2025-04-3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汽车智能网联是未来竞争焦点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