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人脸识别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建筑工地、学校机关等需要鉴别入场人员身份信息的场所,人员在佩戴口罩、安全帽后,实现人脸快速识别并同步检测体温,成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成果。
人脸识别面临的难题
戴口罩的人脸识别场景,主要应用方向在于,一方面确认人员是否戴口罩,另一方面需要确认戴口罩人身份,同时搭配上热成像体温检测手段,实现大人群流量的快速、准确检测。那么,戴口罩的人脸识别有哪些技术难点呢?
人脸识别算法是根据面部特征关键点来进行识别的,算法纳入的关键点越多,识别的结果也就越精确。但佩戴口罩后,可供识别的“关键点”大幅减少。“鼻子以下的面部特征被掩盖,面部特征关键点减少,机器之前学习的特征判别能力随之降低。”赵阳说,口罩会使原有的人脸识别算法模型失效,使机器无法识别当前的人。同时,口罩类型较多且遮挡程度不一,也提升了难度。
戴口罩也能进行识别,怎么做到的?
人脸识别一般先从视频图像中找出人脸,然后提取人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面部的特征,利用算法在人员数据库识别出对应的人。
当人们带上口罩,几乎有一半的面部被遮挡,面部特征关键点就主要集中在了眼睛和眉毛两个部位。因此,带口罩的人脸识别算法采用眼部、眉毛等局部特征与整体人脸特征相融合,并结合注意力机制增强眼部特征,抑制其他无用信息,通过训练眼部关键点的模型,来提升模型在口罩遮挡下的人脸识别率。
戴口罩人脸识别技术有何应用?
戴口罩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并不难。目前,大多数人脸识别App和硬件设备直接采购上述研发公司提供的戴口罩人脸识别的软件包/工具包,经过调试后就能使用。
例如,中国石油集团的下属信息技术公司就上线了一款AI口罩检测应用。据了解,该应用可对工作区域内未佩戴口罩的人员进行识别并语音报警,识别准确率达96.5%以上;AI企业云从科技也将戴口罩人脸识别技术集成在其开发的AI智慧防疫检测系统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戴口罩人脸识别系统并非只能用于疫情期间。疫情之后可调试成常规的人脸识别模式,降低应用方的投入成本。此外,在公安抓逃等安防场景中,面部遮挡的人脸识别技术也有很大施展空间。
结语:不可否认,人脸检测和人脸关键点检测的精度会受到口罩遮挡的影响,不过,部分安防厂商很久之前就开展了对于面部遮挡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提升技术可用性方面也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目前,口罩识别等小众需求在某些场景已是大众问题,随着 AI 使用场景的愈加多元,相关技术也会不断革新。
(本文据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科学探索、环球Tech、AI 掘金志信息整理,安防展览网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