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产品评测 > 正文

虹识技术推出移动虹膜身份核查设备C41

2019-10-21 17:16:03 虹识技术 点击量:41421
  【安防展览网 产品评测】近日,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全新一代移动终端虹膜识别器C41,这款产品体积小巧,便携易用,兼具高质量虹膜图像采集与快速的身份识别比对,能够为公安机关刑侦民警和相关警种移动执法提供便捷的移动人员身份核查服务。
 


 

  背景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活动的日益智能化,公共安全防范、社会治安管控正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灾难。城市治安防控、区域*维稳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移动警务应用系统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方式,是现阶段实现公共安全防范管控,强化社会治安动态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虹膜识别+移动警务终端
 
  向信息化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融合前沿技术提升移动警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移动警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已是主流趋势。虹膜识别技术基于人眼中的虹膜特征信息进行个人身份核验,具有性、稳定性、安全性、性等特点。
 
  公安民警和一线执法人员,在大型商圈、街头、边境检查站、过关检查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通过融合了虹膜识别技术的移动终端身份核查设备,能迅速完成对出入人员、可疑人员身份信息的核验,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各类安全事件提前预防、有力管控。
 
  技术应用难点
 
  目前,在国外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警务终端已较为广泛。如美国 AOptix 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身份识别系统,英国 IriTech公司推出 IrisMobile,韩国IRISYS推出的虹膜手机Iris Mobile等。在国内,国美推出U7虹膜识别手机,都成功的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在了移动设备上。
 
  但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目前,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警务系统中,仍存在以下两大难点:
 
  1、图像质量得不到保障
 
  除镜头会对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产生影响,虹膜算法也是关键因素。如果虹膜算法不能尽可能多的抓取到生物信息特征点,对不合格的虹膜图像不能有效判别和筛除,采集到的虹膜图像质量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虹膜身份识别比对的性和效果。
 
  2、数据处理效率受限
 
  目前,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在移动警务系统中,多以软解方式为主,主要依赖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处理性能,这不仅导致处理效率受限,识别比对速度受影响,同时功耗也成为重要问题。
 
  虹识技术解决方案
 
  虹识技术移动终端虹膜识别器C41,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虹膜识别核心算法PhaseIris研发,内置虹膜识别智能芯片Q10,是一款适配移动终端使用的外置虹膜识别设备。该设备通过USB2.0 Type-C 接口连接移动终端,可通过移动端安装的移动身份核查APP,采集可疑人员虹膜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送入虹膜身份核查系统,进行虹膜身份核查,适用于公安人员移动执法使用。
 
  1、能采集到高质量的虹膜图像
 
  移动终端虹膜识别器C41搭载自主独立研发的虹膜识别芯片Q10,自主知识产权虹膜识别核心算法PhaseIris,采集到的虹膜图像质量完全达到刑侦级虹膜图像质量要求,在虹膜采样分辨率、灰度等级、虹膜半径、虹膜有效区域占比、边界裕量等关键指标上均表现优良。
 
  设备同时带有活体检测功能,可防止虹膜照片、虹膜视频等形式的假体攻击。为杜绝质量不合格的图片传到后台可能会产生无法识别或识别不准确的问题,C41能够严格拒绝质量不合格的数据,从而保障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2、硬解方案更便于性能提升
 
  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虹膜识别软解方式,虹识技术采用硬件方式实现,在大规模应用处理海量数据时,仍能保证设备在处理效率、采集识别速度、功耗上的多重要求。
 
  3、外观设计小巧灵活,便携易用
 
  移动终端虹膜识别器C41体积小巧,便携易用。在产品结构设计上,采用人体工学设计,握持十分方便可靠。
 


 

  采用磁吸设计,通过引磁片虹膜设备能轻松吸附在底座上。底座采用可伸缩的背夹,能轻松牢靠地固定不同大小的移动设备,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一体化接口设计不用外接数据线,数据传输更为稳定。同时在设备的顶端配有一个开关按钮,不需要时直接关闭,可以有效节省移动设备的功耗和电量。
 
  应用场景
 
  虹识技术移动终端虹膜识别器C41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各级公安机关刑侦民警和相关警种移动执法使用。如外勤执法人员在街头巡逻、检查站、关卡等场景,通过该设备可以迅速判定人员真实身份。边境管制工作人员,使用该设备在边境检查点和机场,登记和检查公民和游客。该设备也可用于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盘查和儿童打拐,对违法*人员实施有效打击和监管,在时间解救被拐儿童。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