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泛安防”时代来袭
2019年05月08日 08:55:57来源:安防展览网点击量:51764
导读安防边界愈加模糊,业务模式正从单一的“人、车、物”识别,走向基于视频监控的城市级管控平台。监控摄像机也在技术、工艺、功能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下,从单纯的防卫产品变成线上线下的智能交互节点。安防行业进入“去安防化”时期。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安防边界愈加模糊,业务模式正从单一的“人、车、物”识别,走向基于视频监控的城市级管控平台。监控摄像机也在技术、工艺、功能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下,从单纯的防卫产品变成线上线下的智能交互节点。安防行业进入“去安防化”时期。
 
  安防边界不断向外延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简单被动的安防形式已无法满足日常多样化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安防逐渐向城市化、综合化、主动安防方向发展,如今,安防行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着改变,内涵从事后取证调查,向预判、预警和预防演进,应用领域向公共安全以外的行业拓展。
 
  比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针对海关、机场等场所的出入境人员进行监控,防范不法分子;在金融信贷、支付等领域通过人脸识别实现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交易等,以视频、光学为核心的安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泛安防时代已经到来。
 
  “去安防化”形势下 安防企业拓宽定位
 
  “去安防化”的时期,监控对象多样化、监控性能的主动化成为鲜明的特点。通过搭建基础视觉技术平台,以及AI性能整合,来实现对监控对象的AI识别,监控领域的智能硬件方案的运用边界得到进一步拓展。
 
  安防行业作为电子信息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其体现的还是应用带来的价值。以安全防范应用为目的,涉及公安、交通、金融、园区等诸多领域。但是,目前随着行业领域不断拓展,智能化趋势下,安防覆盖了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囊括银行机构、政府、学校等公共场所和家庭场所,从图像的采集、图像的传输、到图像存取、显示,到现在发展成各种智能业务和更智能的用户的业务流、管理流、数据流。安防的概念已经发展巨大的变化,外延更广,涉及领域更多。
 
  总而言之,做各类数据增值分析,是各大厂商撬动终端用户、探索IoT布局的核心入口之一。新形势下,原有的行业蛋糕已经不够目前企业胃口,安防巨头们为追求更大的营业收入、更高的利润回报率,因而纷纷拓展不同的行业领域。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传统安防巨头的企业定位也从此前的“安防厂商”转变成今天的 “基于视频监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安防技术在非安防领域的运用将进一步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安防技术在非安防领域的应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技术的跨行业应用范围也已经远远超出安全防范的范畴。
 
  在未来,视频监控、人脸识别、RFID等安防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会随着跨界、融合、创新而越来越丰富、宽广。安防产品的服务将越来越多,通用型安防产品及服务逐渐兴起,智能化安防产品将以服务模块的方式服务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场景,从而实现资源按需分配,进而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在技术、资金、商业模式上无法站稳脚跟的企业将快速被市场淘汰。
 
  (本文据中安网、雷锋网、中国安防行业网、慧聪安防网、安防知识网信息整理,安防展览网编辑)
关键词 泛安防视频监控人脸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泛安防”时代来袭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