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已进行了多年,随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提高,智慧城市正向我们走来。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快速向其他二三线城市和区县遍蔓延,且除了试点城市,许多非试点城市也开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城市、47%的县级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潜力将在“十三五”集中释放。
从智慧城市的组成要素看,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包含的多个内容中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智慧城市主要的信息来源。从两者采用的技术上看,两者都具有相似的总体架构,也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支撑,总之无论从哪个维度上来看,平安城市都是智慧城市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传统的平安城市由公安部门制定标准、总体规划和主导,主要关注城市安全。通过城市治安防控、应急指挥、交通智能管理等政府行为来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要。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平安城市建设,将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建立自感应、自适应、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平安城市智慧化发展。另外平安城市要实现融合性发展,通过近几年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平安城市的系统联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初步实现了视频系统兼的互联互通。
在下一步发展当中,将不断提高异构系统的兼容性,消除平安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将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服务接口,实现视频系统与智慧城市不同功能间的动态联动与无缝对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执法、应急指挥和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协同发展。
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市场演变、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为传统安防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在传统意义的安防领域,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公安、交警、城管等城市管理者。主要目的是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对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监控管理。但在智慧城市中,这只是安防的一个方面,即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更多更大的需求来自于工商业活动、市民生活。
安防行业要充分考虑到工商业单位和数量庞大的城市居民的需求。开发出满足他们相应要求的产品和系统,这也是安防企业在智慧城市时代进行市场开拓的一个新方向。
传统意义上的安防视讯设备一般都是归属于固定的某个闭合的小系统,如道路监控中的监控设备无法有效与公安、交警等其他部门共享,更无法实现视频信息的深层次应用,形成了数目众多的信息孤岛。智慧城市的视频图像信息产品需要在规则范围内尽可能共享,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无缝协作。
庞大的智慧城市系统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全部提供的。安防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具有开放的心态,构建智慧城市的产业联盟,形成新型的智慧产业生态链。各参与方彼此寻找互补点,共同去满足智慧城市用户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当然,安防企业首先得客观认识自我价值,在生态链条里明确定位,合理调整经营思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