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 指纹和人脸只是初级应用
2017年12月15日 08:53:08来源:digitaltrends点击量:35693
导读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安防行业中的焦点应用,在技术安全与市场应用层面远远优于传统密码、刷卡等方式。随着应用日渐成熟以及消费者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未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安防行业中的焦点应用,在技术安全与市场应用层面远远优于传统密码、刷卡等方式。随着应用日渐成熟以及消费者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未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谁还有时间一个个输入密码来解锁电脑或是移动设备?答案是没有。在过去几年中,从指纹传感器到Face ID式的刷脸技术,生物计量学安全系统发展速度可谓迅猛。生物计量不仅越来越安全,而且你还不必担心忘记密码。
 
  似乎目前能实现的只有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其实不然,下面就介绍7种在未来可能实现的生物计量技术。
 
  舌头
 
  除非有人录下你的声音,或非常善于模仿,不然语音密码其实非常安全方便。其实除了声音,还有一样东西可以确认你是不是密码持有者,那就是舌头。
 
  香港浸会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计算学习模型,可以检测舌头的外观特征,比如舌头的形状、纹理和活动。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则利用声呐实现这一技术。这一系统名为VoiceGesture,用手机作为多普勒雷达,传输说话人的高频语音,读取人在说密码时麦克风的反射。
 
  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现有语音生物计量技术的安全性。
 
  说话方式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另一种方法,提高语音生物计量技术的安全性。他们开发了一款可穿戴设备,它可以是项链、耳塞、眼镜的形态,利用加速计测量人在说话时面部、喉咙、胸部皮肤细微的振动。
 
  要想将这种方法与市场上的设备结合,不是件容易事,但它确实提高了语音生物计量技术的安全性。
 
  心脏的痕迹
 
  在俗套的言情小说里,常会出现一个颇具少女情怀的情节:听听对方的心跳。实际上,这种方法还真能用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心脏生物计量系统,利用多普勒雷达搜索和接收用户的心脏活动等相关特征,作为的用户签名。
 
  这一系统仅需8秒就能完成初期设置,记录心脏数据,完成持续性身份验证。也就是说,用户不再需要每次登陆都输入密码,这一系统可以持续监测,确认使用者没有改变,不需反复解锁。
 
  鼻息试验
 
  马德里工业大学的生物计量、生物信号和安全小组就气味展开了研究。这项研究的原理在于每个人都有特殊且不易改变的气味,通过气味识别人的准确率高达85%。
 
  理论上,如猎犬一般识别身份的“鼻息试验”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确认个体。但在实际生活中,15%的错误识别率或许太高了点,要知道Face ID的错误识别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且在日常环境中,可能很难采取气味识别法。不过,这项技术仍可以作为其它研究的基础。
 
  臀部
 
  用臀部解锁你的手机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即使是苹果公司,要这样推广自己的产品,恐怕也得掂量一下。好在臀部解锁应该不会用在手机上。位于东京的产业技术大学院大学开发了一款装有360个传感器的汽车座椅,可以分析司机臀部的大小、形状、压觉点和重量分布情况。
 
  只有臀部数据正确的人才能发动汽车。就是不知道这种座椅能不能认出长假之后体重大幅增加的司机,如果加上上面提过的气味传感器……没准就更认不出来了。
 
  手指振动
 
  指纹传感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设备正面或背面真正用来“识别”的区域非常有限。而美国罗格斯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联合开发的手指生物计量系统可以摆脱这一问题。
 
  这一系统名为VibWrite,它不是基于指纹识别,而是基于手指的振动进行识别。它不需要指纹扫描,成本低廉,可安装于车门、电脑等任何需要身份识别的地方,准确率超过95%。
 
  耳朵
 
  用电话时有可能接触手机的身体部位是什么?不,不是指纹,是耳朵!基于耳朵的生物计量系统已有些历史了,耳朵独特的曲线和其它特征可以用来制造类似于指纹识别的安全系统。
 
  这种想法非常有趣,不过每次解锁手机,还得把耳朵按到手机上,似乎有些奇怪。但至少每次你要打电话的时候,设备都能直接认证你的身份。
 
  原标题  生物安全解锁只有刷手刷脸?嘴唇耳朵心脏都能做到!
 
关键词 生物识别人脸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 指纹和人脸只是初级应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