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生物识别成“当红炸子鸡” 带动各领域均获益
2017年11月27日 16:22:28来源:新三板在线点击量:37589
导读与此同时,相关产业链上的厂商也赚的盆满钵满,应用在其他非手机领域的生物识别企业同样也在整个产业的带动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苹果在手机新技术的应用上,一直以来都处于潮流的位置。从开创智能手机时代,到指纹解锁,再到iphone X上的Face ID,无一不是新科技的*。
 
  而本次随着苹果推出的人脸识别3D技术,一股生物识别的热潮再度掀起。虽然市面上已有多款手机推出了自己的人脸识别功能,例如小米Note3、OPPO R11s及VIVO X20等,但从技术的应用逻辑来看,两者则有着显著差别。与iphone X实际搭载3D感测模块不同的是,小米、OPPO、VIVO等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需要借助云技术,通过云端的深度学习引擎,透过预先登陆的照片信息与人脸比对完成识别。
 
  所以在具体应用上来看,源于对技术的自信,iphone X果断取消了已经非常成熟的指纹识别,而主推Face ID。
 
  当然凭借着新“黑科技”,iphone X给出了有史以来高的新机发售价。以人民币定价的新机价格更是直逼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相关产业链上的厂商也赚的盆满钵满,应用在其他非手机领域的生物识别企业同样也在整个产业的带动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二生物识别应用趋势明朗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被列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光学、声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利用人体的生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加密和解锁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方面,按照人体的不同生物特征划分,主要可以分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企业领域、司法领域、社会安全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及个人消费领域。
 
  从当前的消费情况来看,除了个人电子消费领域的生物识别之外,大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采购。例如出于对社会安全和公共服务的考虑,各国政府均扩大了生物识别技术的采购力度。据统计,截至2011年,的生物识别消费中,政府和国防占比达到64%,消费电子占比只有11%。
 
  但随着智能手机崛起,越来越多手机启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消费电子在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中的比重有望突破50%。根据ABI Research预计,2015-2021年智能手机内建的嵌入式指纹传感器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成长,并在2021年以前达到20亿颗的出货量。
 
  三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截至目前,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历史,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为1990年至1997年,此阶段我国国内厂商更多充当了分销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主要技术集中在欧、美、澳三个国家的厂商手中。但是由于还没有完全商业化,所以产品层面没有形成真正具有普及性的产品。
 
  第二阶段为1998年至2002年,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发,中国厂商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攻克了核心软件、硬件处理平台、采集器件、及应用系统设计等问题。并且在这个阶段,市面上开始少量的出现国产研发的产品,至此国产与进口厂商间的竞争逐步拉开了序幕。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今,中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和产品在商业应用领域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多,许多基础技术领域已经超过了国外厂商。目前国外厂商主攻方向已经转为复杂大系统、多技术融合等中产品及应用。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生物识别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从产品和市场接受程度来看,我国也已迈入了高速成长阶段,在产品大周期上与发达国家保持一致。
 
  根据IBG和市场研究网发布资料表明,从2009年到2012年,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的总收入从34.22亿美元增长到58.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0%。到2017年,生物识别行业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38.9亿美元。
 
  目前我国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总体并不是很大,到2012年,整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不到30亿元,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生物识别市场在过去几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3.5亿元左右增长到2012年的接近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35%,远远高于我国同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的生物识别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四A股与新三板生物识别技术公司对比
 
  (1)指纹识别公司对比
 
  根据从事指纹识别的公司来看,目前中国产能和影响力靠前的几家公司均已实现A股上市。如欧菲光、汇顶科技、合力泰、硕贝德。这四家上市公司我们姑且可称之为国内指纹识别的梯队。
 
  营收方面,欧菲光以超过200亿元的年收入*,第二名合力泰营收超过100亿元,汇顶科技和硕贝德分别以30亿和15亿元级别的营收位列第三、四位。
 
  指纹识别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方面,欧菲光的主业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触控显示产品、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欧菲光的指纹识别模组产能在2017年扩充至32-35KK/月,在国内智能机指纹识别模组的市场占有率接近60%,位置稳固。
 
  而汇顶科技在指纹识别芯片,在安卓系统手机指纹识别芯的出货量在2017年3月超越FPC成为名。根据旭日大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31日,安卓系统的指纹芯片前三名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国产厂商占据前三中两个席位,汇顶3月出货量超越FPC荣登名,思立微也进入前三。
 
  合力泰、硕贝德,在指纹识别领域与欧菲光及汇顶科技相比起步晚、规模小。合力泰在2015年通过战略布局指纹识别业务,出货量于2016年1至11月保持10%左右的月环比增幅,行业平均水平。硕贝德于2014年收购江苏凯尔拓展指纹识别业务,江苏凯尔2016年实现收入增长136%,同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三板上做指纹识别的主要公司有海鑫科金、奔凯安全、指安科技、东华宏泰。海鑫科金在生物识别的各个领域均有布局,例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掌纹、虹膜、笔记、足印等,其服务的领域以公共安全为主,客户也大多集中在各级公安部门的采购。
 
关键词 生物识别智能化人脸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生物识别成“当红炸子鸡” 带动各领域均获益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