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室内定位技术更新开启新篇章 应用领域值得深挖
2017年09月07日 09:02:31来源:物联网世界点击量:36452
导读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定位技术在室内环境中的延续,弥补了传统定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经在特定的行业内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近些年,室内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在医疗养老、工业仓储、安防保障等行业领域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给很多行业带去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定位技术在室内环境中的延续,弥补了传统定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经在特定的行业内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7年8月17日,由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主办,深圳物联传媒承办的主题为“物联网时代的位置服务与应用”--2017深圳定位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北斗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北斗实验室裴凌教授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并作了主题为“智能环境感知与室内定位”的新行业研究与行业趋势分享。
 
  为甚么要谈环境感知?裴教授认为,因为我们要定位,首先要感知环境。而对于室内定位方法常见分为三种:satellite-based、Network-based、Sensor-based。这些定位方式在不断的发展与技术演进中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高精度通导一体,运动辅助室内定位,群智感知的新的方法利用在指纹定位方面。
 
  高精度通导一体
 
  移动通信网络具备室内定位的多种优势:无缝覆盖,使能定位连续性;终端的高渗透率保证定位信息的统计价值;LTE、5G、wifi大带宽,多天线,密集组网的技术特性,使得高精度定位成为可能。传统的Cell+ID+RTT定位方式可以实现20-60米的定位精度,智能天线MIMO+TDOA/AOA可以实现5-10米的定位精度。
 
  据裴教授介绍,目前交大和华为合作的基于5G的通信定位,利用5G的Massive MIMO、多天线、密集组网等特性,实验系统现在已经达到米级定位精度。面对室内可以解决室内环境复杂,多样以及多径丰富等难点,基于5G通信网高精度测角定位技术,利用5G大带宽,多天线,密集组网的技术特性,实现室内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基于WiFi的新协议802.11NGP,目前主要是Cisco在牵头制定协议标准,该协议的目标是为了达到1米甚至是0.1米的定位精度。现行WiFi标准,理论上可以达到0.7米的定位精度,而真实场景测试一般为2-4米。利用WiFi定位的优势在于,通信网络覆盖广,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可以免费使用,需要高密分布。此外,裴教授表示,利用现有的WiFi协议802.11n,充分利用频带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实现10cm的定位精度。
 
  基于蓝牙5.0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至1米内,比如Marvel一款芯片Avaster 88W899,利用BLE定角以及802.11mc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小于1m的定位结果。
 
  运动辅助室内定位
 
  一般利用PDR定位的时候,手一定要放平才能得到准确的定位。而如果想要在任何自然状态下进行准确的定位,可以采用NPDR进行运动辅助定位解决这个问题。在室外通过蓝牙、WiFi、GPS等定位获得初始位置,初始位置给手机内的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从而做一些步态,步长以及航向的估计。然后通过运动辅助定位对状态进行测准,然后在粒子滤波器中利用地图或者指纹数据库进行约束,后在手机终端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据裴教授介绍利用上海交大目前利用粒子滤波+高精地图+运动识别的这种方式进行的定位试验目前95%的概率可以达到0.8米的定位水平。
 

 
  裴教授表示,上海交大和中兴通讯一起合作的一个地下停车场测试,通过将蓝牙beacon与NPDR结合,经过各种环境下的场测结果,可以达到1m以内的定位精度。
 
  群智感知指纹库
 
  指纹定位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需要很大的精力去采集指纹,采完指纹后,它还会变化,需要去更新和维护指纹库。利用群智指纹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室内活动进行指纹采集,从而实现低成本的指纹采集和更新。
 
  裴教授表示,通过和阿里在北京望京新世界做了一个测试,结果表明群智感知指纹库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指纹采集和指纹库更新。
 
  后,裴教授表示,室内定位不仅仅是定位本身,室内定位的发展趋势还包括行为感知、构图建模、目标识别以及场景理解,而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值得挖掘与深入研究的领域。
 
  原标题 上海交大裴凌:智能环境感知与室内定位
关键词 室内定位 GPGIS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室内定位技术更新开启新篇章 应用领域值得深挖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