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品牌专栏

新发产品更多
海康研究院人才两年增5倍 成研发“强大脑”
2017年08月07日 09:47:21来源:杭州日报点击量:42192
导读2015年5月26日,视察浙江期间,走访了地处高新区(滨江)的海康威视。在海康威视研究院,当得知技术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着眼前沿开展未来技术研究,十分高兴。他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2015年5月26日,视察浙江期间,走访了地处高新区(滨江)的海康威视。在海康威视研究院,当得知技术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着眼前沿开展未来技术研究,十分高兴。他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
 
  这家作为浙江行参观并“点赞”的企业,如今研发人员从2年前的100多人,增加到600多人,成为了海康威视的“强大脑”,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表示,“这次来,主要聚焦在人才作为资源方面,他的讲话更加突出了人才作为资源和创新驱动核心资源的重要性,他的到访,加速了海康威视的人才布局。”
 
  人才布局加速
 
  可能有个细节并不被大家熟知,被习“点赞”的海康威视研究院研发团队,很多都是90后,这支年轻的队伍中,博士、博士后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占比接近70%。
 
  当日,习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就提出了‘八八战略’,‘八八战略’讲了浙江的八大优势,其中一个优势就是人才优势。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不要口号化,口号化终就是泡沫化。要抓实实在在的、有针对性的工作。浙江的人才优势要继续巩固和发展,还要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习的讲话,在海康威视内部称为“5·26”重要讲话,并一直被学习贯彻至今。海康威视副总裁郑一波说,“来时,海康威视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研究院员工是100多人。两年过去,员工人数翻了一番,其中研发人员接近1万人,研究院人数达到600多人,且他们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
 
  *“跟投方案”
 
  从去年开始,海康威视实施了内部的“跟投方案”。这个“跟投方案”,是海康威视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已有的薪酬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机制之上的又一创新的激励方案。
 
  “这个方案在来之后,我们很快就实施了,在很多同类型企业里这是*的。”陈宗年说,“海康威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这个‘跟投方案’的实施又是一个很大的内在变化,这些动作作用在我们一万多名科技人员身上,对未来影响是很大的。”
 
  郑一波解释说,该机制是把一批核心员工的事业梦想与公司创新业务发展融为一体。在公司战略层面确定的创新业务上,公司和员工可以按照6∶4的股权共创子公司,这样一来,一大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了公司的“合伙人”。
 
  目前,包括互联网视频(萤石)、“工业相机”、“智能仓储机器人”等多个创新项目,都通过这个平台被员工们跟投。
 
  扩张的业务
 
  海康威视的智慧安防展厅内,访者如云。在习到访之后,海康威视先后发布了“行业级无人机”、“工业相机”以及“智能仓储机器人”等产品,表现出在“机器视觉”业务领域的积极布局。
 
  以仓储机器人为例,这项被命名为“阡陌”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如今在考拉海购仓库、海康威视桐庐基地被广泛应用。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永华介绍,“阡陌”系统是通过移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劳作,把原来的人找货、人搬货变成现在的机器找货、搬货,大幅提高了仓储管理效率。
 
  更让外界惊讶的是,去年6月,海康威视以1.5亿元的注册资本,在滨江区设立了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车用电子产品及软件、智能车载信息系统等范围,此举也意味着海康威视正式进军汽车电子行业。
 
  对于这些外界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扩张和创新业务,陈宗年表示,“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我们原来做视频监控,但现在已经进入计算技术、交互技术、连接技术的新周期,随着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这些技术的到位,大数据中的金子,这些数据背后的价值就会被挖掘出来。”
 
  海康威视2016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31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2%”——相关机构给出的评价是,“它从普通到仅用了15年,曾连续五年蝉联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它市值接近3000亿,却仍不被大众所熟知,它就是海康威视。”
关键词 海康威视人才研发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海康研究院人才两年增5倍 成研发“强大脑”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