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从诞生到现在“锁”技术发展史是什么样子?
2017年08月01日 12:03:59来源:太平洋电脑网点击量:40798
导读锁,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装置,一把锁,配合对应的钥匙,往往宣示着对某个空间或某件物品的主权。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锁,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装置,一把锁,配合对应的钥匙,往往宣示着对某个空间或某件物品的主权。维基百科对锁的定义是:“锁是一种可以被特定物品(钥匙、指纹锁、RFID、安全令牌等)或特定加密信息(密码、密钥等)或以上两者混合的方式解开的一种机械或电子的固定装置。”
 
  古代的锁
 
  西方早的锁和钥匙装置是在古代亚述的首都尼尼微的废墟中发现的。这种锁后来发展成埃及的木栓锁,它由一个螺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把钥匙组成。插入钥匙时,固定装置内的木脚从孔洞中移出,锁被打开。当钥匙被移开时,木脚再次进入孔洞,锁被锁上。
 

 
  凸块锁也来来自古代,至今是西方有代表性的钥匙和锁的解决方案之一。批全金属锁出现在公元870年到900年之间,一般认为由英国工匠制造。也有人说萨摩斯岛(希腊岛屿)的 Theodore 在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钥匙。
 
  罗马人中有些比较富裕的人士,习惯于把财物锁在保险箱里,并把钥匙挂在手指上。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护财物的安全,二是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现代机械锁
 
  18世纪初,英国人 Danic Potter 发明了凸轮转片锁,这种锁的钥匙数量由20度种发展到80度种。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以及精密工程和部件标准化的发展,锁和钥匙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
 
  1778年,Robert Barron 改进了杠杆锁,他的双作用杠杆锁内置2-4个单独的杠杆,想要开锁,就要用对应的钥匙把这些杠杆推倒特定的高度。不过这种锁仍然不够安全。
 
  1818年,Jeremiah Chubb 和 Charles Chubb 对杠杆锁做出了更大幅度的改进。当时,朴次茅斯造船厂的一桩入室盗窃案促使英国政府发起了一场造锁比赛——制造一种只能用自己的钥匙才能打开的锁。Chubb 公司研发了 Chubb 探测锁,它包含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功能,不但可以防止没有钥匙的人开锁,还能在有人尝试非法开锁时把锁锁死。经过3个月的测试和考验,Chubb 获得了100英镑的奖励。
 

 
  1820年,Chubb 兄弟一起创办了 Chubb 公司,并且在伦敦的 St. Paul’s Churchyard 57号开了一家店。之后,Chubb 又对他们锁进行了多次改进。1847年,锁中的杠杆数由4个增加到6个。后来他们又在锁孔上加了一个圆盘,可以让钥匙通过,不过想从外面看到内部结构变得更难了,让试图撬锁的人无从下手。
 
  上述的改进基本都还是基于杠杆锁,而发明家 Joseph Bramah 在1784年发明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锁。他的锁使用了一个圆柱形的钥匙,钥匙表面有一系列的切口,钥匙挤压锁芯内的开锁装置,如果是正确的钥匙,门锁就会被打开。这种锁精密程度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水平,制造者声称任何人都没法破解它。同年,Bramah 创办了“Bramah Lock”公司,并且把锁放到橱窗中,公然向“开锁高手”发起挑战。这种锁直到1851年才被真正破解。
 
  1805年,美国的内科医生 Abraham O.Stansbury 在英国被授予了一项弹子锁。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弹子锁,是由美国人 Linus Yale, Sr. 在1848年发明的(耶鲁锁)。这种锁使用了长度不一的针脚来保证它只能被正确的钥匙打开。
 

 
  1861年,Linus Yale, Sr. 的儿子从父亲在1840年设计的一种锁上找到灵感,发明了一种扁平的、边缘带有参差不齐的刻痕的钥匙,没错,就是我们现在还经常用到的那种。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有很多办法可以破解“耶鲁锁”,简单的一种只需要1-2块嚼过的泡泡糖,配合一把钥匙坯。用钥匙坯把泡泡糖填到锁孔中,就有可能开锁,但这种方法是一次性的,用过一次锁就会坏掉。
 
  基于耶鲁锁的变种锁还有很多,不过也都是弹子锁,直到电子锁和智能锁的出现。
 
  电子锁、智能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磁控锁、声控锁、超声波锁、红外线锁、电磁波锁、电子卡片锁、八伯指纹锁、眼球所、遥控锁等。和机械锁相比,电子锁的保密性更强。
 
  从机关钥匙到生物识别 门锁都经历了什么?
 
  常见的电子锁就是 IC 卡锁了,也就是我们平时用的酒店房卡、小区门禁卡等等,不过某些 IC 卡锁可以在不破解的情况下以低成本复制“钥匙”,所以安全性不如生物识别锁。
 

 
  而指纹锁,它的“钥匙”就是每个人都的指纹,理论上只要不是主人的指纹,就无法开锁。当然,受限于图像分辨率等因素,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有了据真率和认假率这两个指标存在。
 
  近两年,虽然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发展得很快,但其实用性还没达到指纹锁的程度,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智能锁仍然采用密码、钥匙、IC卡、指纹的组合方案。
 
  门锁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智能化,比如在一些智能家居场景中,当用户在沐浴或上厕所时,可以远程遥控门锁给客人开门。不过一旦联网,除了锁本身的安全性外,网络安全也成为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世界上没有安全的锁,正是在不断地发明和破解的过程中,安全技术才能不断进步。(原标题:从机关钥匙到生物识别 门锁都经历了什么?)
关键词 门锁智能锁防盗报警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从诞生到现在“锁”技术发展史是什么样子?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