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焦点新闻

新发产品更多
新能源汽车发展正盛 能否成为安防发展新契机
2017年04月10日 11:07:09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100902
导读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为不同行业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提供条件。安防能否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使之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
  【中国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 4月1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3批)》,该文件显示本批次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共有87家企业涉及634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其中新能源乘用车38款(东风、吉利、北汽占据车辆数目前三),新能源客车454款,专用车142款。从总数量来看,相比2017年第1批185款增长223.38%,与第2批201款相比增长215.42%,增幅明显。
 
  对此,中泰证券表示:在经历近3个月的调整期后,此次第3批目录中新车数量大幅增加至568辆,占全部车型数量比例高达90%,大幅超过前两批目录中新车占比。结合产业端调研,预计经历一季度的调整期后,行业已做好放量准备,四月份将重新进入正轨,预计二季度销量同比将较大幅度增长,产销回暖将至。除中泰证券外,华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也持有相同观点,预计二季度起,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明显回暖。
 
  而平安证券则表示:第三批目录中,客车的数量明显增加,为后续客车放量奠定基础,客车企业将通过大型客车和高能量密度客车优化产品结构,保证企业的毛利率,行业集中度也将提升。
 
  事实上,在政策逐渐加码的背景下,对于新能源汽车2017年全年销量,多家机构也持乐观态度。其中平安证券表示:随着地方补贴陆续出台,供应商、主机厂商和销售终端谈判的完成,新能源车销量将逐渐好转。第三季度新能源车将逐步放量。预计新能源车全年销量可以突破70万辆。
 
  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热不同,这几年,安防市场发展面临阻碍,增长速度持续缓慢,安防企业们都在不断尝试进入新的行业,从火热一时的智能硬件、无人机、AR/VR、机器人,到现在提的多的人工智能,无论是行业内的整合还是行业外的跨界,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重来的关键时期。
 
  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摄像头作为未来“无人驾驶”*的部件,将是无人状态下的“眼睛”,充当视觉传达的核心,并且需要专业的视觉分析处理系统。安防行业在视觉图像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及时也达到了一定高度,是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有力筹码。安防厂商更多的会针对人-车-物的连接上做文章。
 
  除了造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新能源汽车设置的新能源汽车牌也在各个城市推广开来,而随着而来的也对已经投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停车场系统、ETC系统等用到车牌识别功能的设备在算法识别方面提出需求,各大厂家需完成对车牌识别系统算法的升级,以保障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体验。此外,对未来无人驾驶的到来,无人驾驶车辆进出的停车管理问题如何解决,也是安防行业停车场设备相关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后,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市场的扩大,但我国目前充电设施配比与国家规划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能源局表示2017年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体现出政府发展充电设施的决心。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向充电环节倾斜也表明政府认识到充电设施建设落后于新能源车发展的现状,此举有利于充电设施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充电站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设备,如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充电桩、电缆等。其中充电桩防雷检测市场被看好。
 
  结语: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报告预测,2035年前,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中国将成为大的市场。对于这块大蛋糕,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巨头们都虎视眈眈。在国内,比起无人驾驶汽车的未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更刺 激厂商们的投资热。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得力于国家政策上大力度的补贴,使得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成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也为不同行业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提供条件。安防能否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使之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安防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新能源汽车发展正盛 能否成为安防发展新契机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