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城市在线

新发产品更多
以小见大 有声红绿灯为何无法在上海推广
2017年04月10日 09:57:34来源:上观新闻点击量:37547
导读近年来,各大城市城市中人行道上的盲道、景区的无障碍通道、公共汽车上的语音报站器、公厕里的残疾人专用厕位等无障碍设施日趋完善。但是为何有声红绿灯,这个残障人士的“福音”无法推广?以上海为例探讨其背后原因。
  【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近年来,各大城市城市中人行道上的盲道、景区的无障碍通道、公共汽车上的语音报站器、公厕里的残疾人专用厕位等无障碍设施日趋完善。但是为何有声红绿灯,这个残障人士的“福音”无法推广?以上海为例探讨其背后原因。
 
以小见大 有声红绿灯为何无法在上海推广
 
  市民乔女士:
 
  我是盲人,每天要穿过一条马路去买菜,因不能判断红绿灯,有时就闯了红灯,感觉很危险。之前我在其他路段曾遇到过带声音提醒的信号灯,红绿灯变换时会发出声音,对盲人来讲非常方便。我想问:这种信号灯能否全市推广?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调查发现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还是《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都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提出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等要求。
 
  但相关规定中,尚无具体到乔女士提出的“有声红绿灯”问题。“红灯停,绿灯行”是交通常识,但盲人朋友因为看不见,无法弄清车辆通行状况,常常在路口迟疑不前。不过正如乔女士所说,上海的一些路段在红绿灯上安装有声音提示器。2004年,上海市交通部门曾对29个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信号灯取消了原先的“绿闪”环节,由声音提醒取而代之,在绿灯变红灯前的十秒开始声音。当发出急速的“嗒、嗒、嗒”声音时,表示绿灯亮;当发出停顿的“滴、滴、滴”的声音时,则表示红灯亮。盲人朋友可以通过不同声音来辨别红绿灯情况。
 
  当时的改装成本为一个信号灯1万元左右,投入不菲。但经过改装的信号灯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收到了不少反映“太吵”的投诉。为尽可能减少对路口周边市民的影响,声音提示改为每天8点到20点之间开启,夜间关闭。可能正因为这一原因,这种信号灯随后未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到2013年6月,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出现了“信号灯警示器”,这是个会“说话”的信号灯:只要有人闯红灯,语音提示就会响起,提醒行人退回路边;之后很多繁华路段分别安装了语音提示红绿灯。这种升级后的信号灯系统对劝阻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起到了一定作用,也有助于盲人朋友过马路。
 
  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有声音提醒的信号灯,大的障碍,还是总有周围路段居民反映有噪音影响,尽管提示音的分贝远远低于环保部门设定的噪音标准。希望广大市民能对这一可以帮助困难人群的公共服务设施予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有声红绿灯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广泛使用,上海作为化都市,理应用更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这一并不算新鲜的事物;当然,如果能够在技术层面加以改进则更好,比如有人提出,能否在红绿灯上安装信号发射器,盲人通过手中的信号接收器来感知红绿灯的变换。
关键词 红绿灯智慧交通警示灯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以小见大 有声红绿灯为何无法在上海推广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