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视点跟踪

新发产品更多
设计“智慧城市”时应聚焦“公共品”
2017年03月29日 17:06:49来源:中国青年报点击量:39650
导读仇保兴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在设计上存在诸多误区,不少概念容易混淆,其中一个就是前文所说的“商业品”和“公共品”。他说,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设计时应聚焦“公共品”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一数目仍在迅速增长。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约10亿人生活在城市,占人口总数的七成左右。智慧城市作为未来成为规划的主旋律,规模宏大,前景广阔,从提出到实施一直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包括深圳、无锡、南京等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设计“智慧城市”时应聚焦“公共品”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智慧城市,有的地方政府谈起来就是要发展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这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干了市场可以大有作为的商业品,而忽略了政府自身原应关注的公共品。”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3月28日谈及“智慧城市”时如是说。
 
  当天,中国科协在河北保定举行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作为受邀嘉宾,仇保兴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在设计上存在诸多误区,不少概念容易混淆,其中一个就是前文所说的“商业品”和“公共品”。他说,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设计时应聚焦“公共品”,即在城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新模式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去和企业抢空间,设计什么“商业品”。
 
  仇保兴说,“智慧城市”的设计往往还存在另外两个误区,一个是“手段”与“目标”的混淆,即有的人以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单纯的目标,但从学术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设计更多的是一个手段,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构成一个闭环。
 
  后一个误区是容易混淆政府“自身建设”与“服务能力”。仇保兴说,有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误以为“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政府管理信息化、政府大数据”就是“智慧城市”,即“政府要怎么样,自己才能更加便利”,这一认识显然忽略了“智慧城市”是来干什么的。他援引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当天的观点说,“智慧城市的设计应该是让生活更美好,应该更注重普通民众的感受”。
 
  回归到政府“应该干什么”,仇保兴认为,政府一大重要职能就是聚焦并提供足够的、的“公共品”。
关键词 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设计“智慧城市”时应聚焦“公共品”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