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2016年8月18日,由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协会(IIPA)主办、深圳物联传媒有限公司及深圳市易信物联网络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第二届)深圳金融之移动支付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玫瑰厅3成功举办。广州微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监李艳女士发表了以“静脉支付打造移动支付生态链的应用前景”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李艳:静脉支付打造移动支付生态链的应用前景
生物识别一词在今天来说,大家应该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从以前的科幻电影到现在现实中的应用,我们都多多少少接触到了生物识别,比如现在应用多的指纹解锁功能,就属于生物识别方式中的一种。生物识别包括很多方式,有早的从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的签字识别、指纹识别,再到如今前沿的虹膜识别、面部识别、基因识别、步态识别以及超前沿的脑波识别等。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而我国对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自2003年后我国的生物识别行业步入成长期。
现有的会员身份识别方式及其缺点
谁曾想过,不用带任何媒介,甚至不用带任何卡,不用带手机,可以体验到一次愉快的消费。上图的种种方法都是用其他东西来证明你是你,但是静脉识别技术是用你的身体密码来证明你是你!
李总监表示,“安全是信息时代重要的话题!现代人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尤其在个人信息安全、个人资产安全、公共安全领域。微盾是在会员支付这一领域研发落地了解决方案的企业。我们已经通过实例验证静脉识别可以为移动支付生态链身份认证环节提供技术支援,来解决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什么是指静脉识别?
手指静脉识别原理
指静脉识别——生物识别的第二代,我们认为在未来诸多商业领域中有可能延续指纹神话的,有前景的一项高科技。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原理,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获得手指静脉清晰图像,将该图像与之前注册的图像进行对比,即可进行身份识别。
指静脉识别技术早起源于日本。众多案例表明,指静脉识别的过程是不可逆反的,具有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三大优势,且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安全系数是虹膜的百倍以上。这使得支付时运用这项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客户在消费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别的安全度。
指静脉支付与移动支付 相对指纹识别,静脉识别在安全性上的表现要更上一层楼。首先,大概有3%-10%比例的人口其指纹面临采集困难,而静脉识别则不存在此问题;其次,指纹可能面临被复制的危险,而静脉由于处于表皮之下,并无此危险;再次,对指纹识别而言,手指脏、油腻及脱皮等都可能影响识别,而静脉识别则完全无此困扰,静脉识别相对指纹识别的其他优势详见下表所列。
静脉识别相对指纹识别而言的优势相当明显,在安全性与可靠性上的表现同样更具有优势。我国也已经在养老金的领取、高考认证、银行业务等应用场景试点使用指静脉识别技术。因此,指静脉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势必会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