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科技动态

新发产品更多
单车族福音:红外线感应系统让交通更加安全
2016年08月18日 19:08:24来源:TechNews点击量:32820
导读世界各国的自行车数目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提升单车族的行车安全成为当务之急,美国纽约称得上是*的大都会,不过还是有机会看见自行车在街上行驶。
     【中国安防展览网 科技动态】 世界各国的自行车数目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提升单车族的行车安全成为当务之急。美国纽约称得上是*的大都会,不过还是有机会看见自行车在街上行驶,这些自行车虽然有秩序地骑在马路边缘,但是旁边尽是高速行驶的车辆,稍有闪失就可能酿成意外。


 单车族福音:红外线感应系统让交通更加安全
  
  红外线感应系统只是众多类似构想的其中一个,短期目标是改善自行车环境,长期目标则是改善整体的交通环境,进而让传统都会蜕变为智能都会。如果红外线感应系统,或是任何概念类似的系统,能够替单车族带来更多的安全与便利,我们对此自然是乐观其成。
  
  既然现代科技这么发达,是否能够利用科技来改善单车族的行车安全?如果能够在街道上设立某种智能系统,全天候监控车辆与行人的流量,结合移动设备即时回报附近的路况,一定有助于改善单车族的行车安全,行人与车辆也能因而受益。
  
  听起来好像挺赞的,但是要付诸实行却有实务上的困难。目前的道路监视器主要是用来监控马路上的车辆,若要额外监控行人或单车族,势必得扩大监视器的监控范围,并导入人脸辨识系统之类的机制,还需要更的演算法。这么做铁定得花上不少功夫,又有侵害隐私的争议,要实现这个构想并非易事。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改为采用较单纯的红外线影像,是否能够降低成本与争议呢?目前的红外线感应技术相当成熟,也没有无线射频辨识(RFID)那种泄漏个资的疑虑,似乎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莉凯·盖德(RikkeGade)就开发出一套概念性质的红外线感应系统,效果十分理想。“红外线影像的捕捉并不会受到光线影响,入夜也可以正常捕捉红外线影像,就算全天候捕捉也不成问题。”盖德说。
  
  盖德将红外线摄影机架设在繁忙的十字路口上方,为了增加感应范围,红外线摄影机架设在大楼的制高点。摄影机将持续捕捉红外线影像,同时利用电脑的演算法对影像加以分析。
  
  “由于摄影机的影像分辨率偏低,有时甚至只有几个像素的大小,要分辨出正确的红外线影像并非易事。”盖德说,“我们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力有未逮,为了要分辨出该物体是行人、车辆、自行车,还是一只狗,就足以搞得人仰马翻。”
  
  红外线摄影机所捕捉的影像十分杂乱,必须根据地形几何空间加以校正,让影像里的每个像素都能对应到现实的座标位置,这部份得归功于哥本哈根大学的索伦·尼尔森(S?renNielsen)的帮忙。“当你找出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现实座标位置,就可以建立一个影像与座标位置的资料矩阵。”尼尔森说。
  
  这些资料让研究人员得以看见行人或单车走进该区域,并追踪对方的移动轨迹。自行车应该穿越十字路口,还是等车流量降低再移动?眼前那群行人到底是单纯的徘徊,还是打算加紧脚步穿越马路?这些疑问都可以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回答。
  
  “这套系统试着掌握十字路口的路况,尤其是车辆与自行车靠太近的情况。”盖德表示,“举例来说,汽车转弯转得太过突然,就可能迫近正好通过的自行车,一场车祸就有可能发生。我们的目标是找出车流与自行车流的动向,并在必要的时候发出警讯。”
  
  上面这些内容不仅是理论,还是已经付诸实行的实务概念。许多先进国家也在进行类似的实验,比方说在室内体育场架设摄影机,用来监控球迷的动线,以免发生人踩人的意外;新西兰则是使用摄影机监控路口的车流量,并在必要的时候对交通进行控管,将车流疏导至流量较低的路线。
  
  假如红外线感应系统能够发挥预期的效果,就有机会改善都会的交通乱象,替单车族带来更多的安全。“电脑可利用演算法处理大量且复杂的即时交通资料,计算这个区域有多少行人与车辆,进而估算他们离去的可能路径。这套系统除了有助于改善交通环境,还可以顺便评估区域的经济结构,甚至是生活机能的完备程度。”盖德说。
  
  盖德的说法听起来有点抽象,下面就用实例来说明:政府根据某个红外线摄影机的追踪资料,发现这个区域内的行人总是快步通过,很少在商店与公园停下脚步。政府就可以根据这份资料,在街道设立几张长椅,给民众一个休息的机会;或是干脆多种几棵树,给行人一个更舒适的步行环境。
  
  就这样,政府可以随时调整该区域的机能结构,形成所谓的回馈循环(feedbackloop)。如果调整移动带来正面效应,将有效提升该区域的生活机能;反之,若移动结果不尽理想,也可以立刻修正,不至于替市民带来麻烦。
  
  既然红外线感应系统这么厉害,是否有机会取代传统的红绿灯呢?答案目前还不甚明朗,但是的确有人朝这方向努力。英国纽卡索大学就在纽卡索的市中心进行实验,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装感应设备,根据路况动态调整号志,若前面有交通事故,还可以回报给驾驶。如果行驶在路上的是救护车,号志会自动变成绿灯以利救护车通行。
  
  “举例来说,当系统发现道路上的车辆速度偏慢,就会将这条路之后的4个号志变成绿灯。”纽卡索大学的教授,菲尔布莱丝(PhilBlythe)指出,“在交通打结或是车流量偏高的路段,其中的车辆有机会获得较高的优先权,让整体交通流量维持在标准以上。”而且红外线摄影机会侦测等红灯的人数,动态调整下一个绿灯的持续时间。
关键词 红外线感应智能交通
相关阅读更多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印发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方案》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部际联席会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施专项攻坚、筑牢安全防线,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
    2025-05-07
  • 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小米汽车近期对旗下SU7系列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命名进行了调整,将原“智驾”统一更改为“辅助驾驶”。这一调整涉及、App等官方宣传渠...
    小米汽车智能交通
    2025-05-07
  • 绍兴高速首创浙江省政警企数据互通新模式

    以党建为引领,将数字化转型与交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构建“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生态。绍兴高速围绕数据融合中枢、...
    数据智能交通
    2025-05-07
  • “五一”假期甘肃省交通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甘肃省道路运输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309.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0.36%;完成货运量1001.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3%...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
    2025-05-06
  •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科技赋能 出行更安全

    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而设定的。
    交通安全智能交通
    2025-04-30
  • 交通运输部召开专题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大客流叠加局部强对流天气,给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带来严峻挑...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
    2025-04-3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单车族福音:红外线感应系统让交通更加安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