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车作为交通工具,基本功能就是安全移动。原来在相同的道路条件下,其实移动的速度和安全性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们除了追求驾驶的操控感、乘坐的舒适性、车机的娱乐性以及电子化程度更高带来更好的体验之外,更关注的是安全驾驶,而智能驾驶的发展,无疑给汽车的安全性增加了一重保障。
传感器产业的爆发点 智能驾驶走向商业化
传感器作为智能驾驶里面的一颗明珠,它会先受益于智能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浪潮,也是先产生业绩的板块所在。
ADAS是汽车行业细分领域的明珠 就汽车零部件来说,ADAS在各个零部件中的成长行高,达到18%,而其他零部件的成长性均未突破6%的大关,ADAS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对于传统汽车行业来说,智能驾驶相关领域是汽车行业零部件细分领域的一颗明珠。
传感器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明珠
如果说,智能驾驶相关领域是汽车行业零部件细分领域的一颗明珠;那么,传感器就是智能驾驶里面的一颗明珠。它会先受益于智能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浪潮,也是先产生业绩的板块所在。
下面,从5个方面,来论证这一点逻辑。
(一)下半年政策风口
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厂商Mobileye表示,预计中国政府即将出台新政,强制要求大型商用车辆、卡车在上路时加装基本的自动驾驶系统。当车辆偏离车道或者即将碰撞到路边行人时,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将向司机发出提醒。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标准草案,这一草案将在高速公路实施,随后在城市道路实施。
车辆偏离预警,是半自动驾驶先商业化的领域。而这恰恰是传感器的爆发点。
(二)国外传感器厂商已经迎来业绩爆发
以汽车占比高的NXP(恩智浦)为例,NXP,目前汽车相关业务已经占到40%以上。受益于整车电子化率(ADAS,无钥匙启动等)提升的大趋势,NXP预期2017年增长将在25%以上。
Maxim,汽车业务新季度增长25%,电力管理系统,新的车载娱乐和安全系统需求成为主要亮点。公司预测下一个季度汽车的单季收入将超过1亿美金,占公司销售收入近20%。
即使是主要业务仍为Gaming业务的Nvidia,其车用GPU也迎来强劲增行(22%Q/Q,超市场预期),汽车市场成为其下一个重要的增长之一。
(三)智能驾驶产业进入半智能阶段
汽车驾驶4个阶段,全自动驾驶还远,当前处在半自动驾驶阶段,传感器爆发是核心逻辑。
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分类标准,可将自动驾驶发展阶段划分为五期:无自动化功能(L0)、具备特定自动化功能(L1)、具备组合式的自动化功能(L2)、受限的自动驾驶(L3)和完全自动驾驶(L4)。
目前已经实现L1和L2的商业化,KPMG预计L3和L4将分别于2018年和2025年产业化。
(四)单辆车的传感器价值逐年上升
据StrategyAnalytics,随着自动驾驶普及程度的提升,传感器需求量会不断提升,而同时单辆车上的传感器价值将逐年提升,预计到2018年,单辆车上的传感器价值将达到225美金。
(五)产业趋势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将产生2个主流趋势:1.源于各项法律法规的成熟以及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推动,促使安装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新技术在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2.自动驾驶程度越高,对环境感知的模块的要求就越高,对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精度、响应时间、功能的开发的需求水涨船高。其中第2点趋势,会对传感器的需求爆发形成核心支撑。
从产品线的角度,智能驾驶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个阶段利用单一摄像头,提供简单的功能(如LDW、LCW),可称为ADAS1.0;
2.第二阶段是依靠单一摄像头,一个单路的一个前视的,增加一些其他功能,像大灯辅助、交通标志识别、行人检测等;
3.第三阶段系统会增加一些传感器的融合,比如基于摄像头再加上毫米波雷达,可以支持一些车辆控制,像AEB和ACC功能;
4.第四代系统依赖更多的传感器(不只是前置摄像头,还有后视的、环视的,包括车内的,还有各种雷达,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还有超声波等),是一个环境感知的一个组合的系统。
纵观智能驾驶产品的4次迭代,每一次都增加更多的传感器需求。
传感器细分产品介绍
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道路测试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分为三类:激光传感器、视觉系传感器如车载摄像头、雷达系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
(一)激光传感器
激光雷达可以360度扫描一定直径范围内的区域,建立一个动态、三维的地图环境,为车辆行驶提供道路信息,激光雷达以高精度著称,在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成本高却成为阻碍其产业化的主要痛点,未来激光传感器将向固态、小型、低成本方向发展。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Markets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2014年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市场空间已达到4.0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24%。预计到203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每年增量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元,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7.5%。
由于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性较强,目前供应商主要集中于海外,公司主要包括Velodyne、Continental、SICK、IBEO、Riegl等公司。
(二)车载摄像头
车载摄像头是车载视觉的物理终端,车载视觉是基于机器视觉形成的理器技术可分为单目与立体摄像头两种。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是单目摄像头,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生产出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
在技术路线上,立体视觉传感器将是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论知识,类似于驾驶员的眼睛,是自动驾驶发展的重点。按照视觉传感。
根据IHS对自动驾驶的预测,到2035年我国自动驾驶汽车的年销量为283.2万辆,单车配备摄像头的个数为9个,在此假设下预测2035年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860亿元,年复合增速11.9%。
目前车载摄像头公司Mobileye凭借视觉传感技术及其精密的算法成为视觉传感器领域的。
(三)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通过雷达发射微波,微波遇到障碍物之后被反射回来,被雷达测速器接收,在短时间能够计算出障碍物的大小及距离等特征。其优点在于成本低,抗干扰性强,已经广泛应用于ADAS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毫米波雷达在中长期具备增量市场空间。目前毫米波雷达供应商主要被国外巨头如博世、大陆集团、Delphi等公司占领。
几类传感器综合使用是方向。激光雷达精度高能够满足自动驾驶对精度的要求,但由于抗干扰性差且成本较高的缺点,尚不能广泛的使用。而视觉传感器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也具有激光雷达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整车行驶过程中,我们认为各类传感器的配合使用是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