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海峡两岸智能交通建设有不同 相互借鉴共进步
2014年08月29日 10:25:39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2437
导读智能交通系统(ITS)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运输效能、可管理性。相比传统的“增加容量”式的交通减压方法,ITS通过路边传感器、射频标记、车辆无线通信设备等,可以分析和调度交通设备大优化的利用率,成为一种治标且治本的方法。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智能交通系统(ITS)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运输效能、可管理性。相比传统的“增加容量”式的交通减压方法,ITS通过路边传感器、射频标记、车辆无线通信设备等,可以分析和调度交通设备大优化的利用率,成为一种治标且治本的方法。
  
  物联网涉及多个细分行业,包括农业、金融、物流、医疗、交通等,其中交通成为潜力大的物联网应用领域之一,也是目前进展快的领域之一。在本次论坛上,两岸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我国中国台湾:借ITS搭建立体智慧交通平台
  
  无论中国内地还是中国台湾,物联网都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内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通过出台政策规划、加强资金支持、鼓励建立示范区等方式,推动物联网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内地的M2M终端已经超过5000万部。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我国中国台湾,借助智慧城市这一平台载体,中国台湾近年来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在众多领域中,智慧交通是两岸物联网进展快的领域。
  
  来自新睿科技公司的张及人总经理介绍了我国中国台湾的智慧交通发展状况。他表示,中国台湾土地面积狭小,城市人口拥挤,汽车保有量较高,因此交通运输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应对日益增长的压力,中国台湾近年来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ITS)。
  
  ITS是一个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它不是简单地对某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而是在道路交通的多个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据介绍,ITS系统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共汽车信息系统、快速公交控制系统、交通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停车信息系统和高速公路ETC系统等。多系统相互配合,构成了、高度智能的交通信息平台。
  
  如果说硬件系统搭建起了物联网的躯体,那么各种数据则赋予了物联网生命力,并且也只有数据充分共享,才能保持物联网具有持久的活力。在ITS系统,中国台湾当地的主管部门还打造了智能交通讯息中心,将公共服务和旅游交通方面的1800多种数据与外界共享;台北相关主管部门也公布了330多种数据,供产业链相关环节使用。
  
  为了激发用户使用兴趣,ITS运营者还向用户提供了多种交通方面的业务应用,涵盖汽车救援、停车信息、路径导航、实时路况、行人导航和生活娱乐等方面。其中行人导航非常适用,因为像在台北这样的城市,高楼大厦比肩而立,交通状况非常复杂,借助行人导航系统,居民可以节省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在张及人看来,运营模式是ITS成功的关键。在技术方面,ITS以移动、固定等技术为基础,以Wi-Fi、WiMAX等为补充,免费与收费模式并行,建立了真正满足各种需求的智慧交通体系。在ITS系统中,云计算的价值得到极大发挥,云端服务以科技应用、商业应用、生活应用为核心,促进智慧交通突破了传统单纯网络覆盖的局限,大限度地挖掘应用价值与潜力。而在这一过程中,电信行业从增量经营向存量经营转变,运营商也在从硬件设施向软件和服务方向迁移。
  
  北京:51park提高停车场效率
  
  在我国内地,智慧交通也成为物联网众多分支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李海花表示,我国的智慧交通已经惠及大众。例如,全国ETC用户超过了500万人,联网城市逐步增多;在车联网领域,三大运营商均已和多家主流车厂合作,推动前装车联网规模应用,借助OBD和搭载于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车联网后装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来自北京紫光百会科技有限公司的刘鹏重点介绍了51park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刘鹏表示,研发该系统的初衷是因为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的问题在大城市日渐突出,而实际上停车难是个假象,因为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的停车场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51park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联通信息孤岛,借助智慧管理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具有车位查询、车位预订、错时停车、可用车位自动统计、夜间无人值守、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与传统系统不同的是,过去需要经营者来回跑才能了解运营状况,现在管理者只要可以上网,无论在什么地方,即可掌握每个停车场的车位状况、财务状况、运行曲线。
  
  中国台湾的ITS系统、北京的51park系统,都是各自在智慧交通方面的成功实践,尽管两岸道路管理不大相同,但是交通拥堵、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问题却是共同面对的,相互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相信两岸的智慧交通将会走得更好、更远。一位与会的国内车联网行业人士就向记者表示,中国台湾的ITS系统在数据共享、云计算应用、多系统综合建设方面的思路对他很有启发意义。
  
  此外,两岸在车联网领域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虽然前装市场发展多年,几乎所有车厂都推出了相关车型,但是用户在试用期结束后续约使用的却是少数。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后装市场的发力,更多的用户在对前装市场失去兴趣,运营商、车厂曾经寄予厚望的前装市场,现在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未来何去何从,现在还不得而知。
关键词 智慧交通物联网平台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海峡两岸智能交通建设有不同 相互借鉴共进步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