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焦点新闻

新发产品更多
大数据无处不在?安防应用尚欠火候
——大数据安防应用尚欠火候
2013年06月14日 14:21:08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3059
导读IBM公司把大数据概括成了三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这些特点也反映了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或许可以认为,这四个V就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大数据的特点是海量和非结构化,那也是不全面的。大数据带来的挑战还在于它的实时处理。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前,把握数据的时效性,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IBM公司把大数据概括成了三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这些特点也反映了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或许可以认为,这四个V就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大数据的特点是海量和非结构化,那也是不全面的。大数据带来的挑战还在于它的实时处理。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前,把握数据的时效性,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大数据无处不在
  
  2008年9月,《自然》在推出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栏中,讲述了数据在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工程、社会经济等应用学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2月,《经济学人》推出大数据专题,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数据,到处都是数据!”。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副标题“信息已从稀缺转为过剩,在带来巨大新利益的同时它也让人头疼”,让人觉得多少有些幸福的烦恼。
  
  其实还可以再列举《科学》、《华尔街日报》、《求是》等等。这些的“媒体”,都曾经不吝篇幅地对大数据大加报道。时至今日,打开百度或者谷歌搜素大数据,其结果也已经“大”到“让人头疼”了。改编一下《经济学人》的标题或许可以形容此时的媒体形式,那就是:“大数据,到处都在说大数据!”
  
  用数字来描述大数据有多重要可能比较形象,2012年,的电脑用户平均每天创造230亿GB数据。沃尔玛仅每小时处理的客户交易就超过100万次,其存储的信息量大约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有藏书信息量的167倍。Facebook上的照片有400亿张;YouTube网站用户每分钟上传48小时时长的视频;还有Google,每秒要进行数万次搜索。令人瞩目的事实是,*数据中有90%都是在近两年被创造的。媒体的热议看来是有道理的——大数据显然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符号。
  
  大数据视频监控构架带来的价值
  
  大数据视频架构是革命性的技术,特别在实时智能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让视频监控从人工抽检,进步到事前预警、事后分析,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分析、预测,为视频监控领域业务带来深刻的变革。视频监控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后,越来越多融入IT新兴技术,大数据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广阔发展路径已经显现,不少厂家正致力于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和视频监控业务的融合,打造大数据时代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业务的核心就是数据,数据就是业务本身,那么基于大数据架构,可以给中大型的视频监控项目带来诸多的裨益。
  
  ,架构更加灵活,伸缩弹性更大
  
  对于一些中大型项目,由于起点的差异,缺乏视频监控架构的顶层设计,后期的扩容升级难免尾大不掉,如在建设初期就引入面向大数据的架构,为业务扩张和管理带来好处。
  
  第二,以廉价通用硬件迎合视频监控数据的爆发性增长
  
  在面向大数据的架构中,可根据视频监控业务的部署需要,设立多个HDFS集群组成,采集的流数据会被划分成段,并分布于数据节点,这些数据节点可以采用廉价通用型的硬件,由软件技术保证其高可靠性,这种方式避免采用传统硬件的模式,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第三,通过高速并行计算实现智能分析和数据挖掘
  
  对于金矿来讲,唯有熠熠发光的金子才是有价值,视频监控数据就犹如这样一座金矿,传统人工和串行的数据筛选方式已在大数据时代不能满足要求。面向大数据的架构原理就是将海量数据分解为较小的更易访问的批量数据,在多台服务器上并行分析处理,从而大大加快视频数据的处理进程。
  
  结合视频监控业务特点,引入Hadoop的架构,以顶层设计的视角来构建面向大数据视频监控架构,将对未来视频监控业务的规划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简要描述下大数据视频监控逻辑架构。
  
  数据源层,大数据存储层,大数据计算层,业务及管理层。基于大数据的视频架构,本质上是把视频数据作为有价值的资产,以数据作为核心来构建的技术架构,重点解决了海量的视频数据分散和集中式存储并存、多级分布问题,极大提升了非结构化视频数据读写的效率,为视频监控的快速检索、智能分析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安防领域,大数据时代尚未到来
  
  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随着高清监控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海量视频数据。但笔者认为安防大数据时代尚未到来,原因有下面几点。
  
  ,大量的视频数据仍然是独立的、零散的。视频录像数据散布在各个行业、单位独立的系统中,没有发挥达到联网、共享,业界也没有形成对数据挖掘、利用的通用方法,核心技术(如视频结构化描述VSD)仍然在研究中,尚没有实现重大突破。
  
  一般来说,视频录像存储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有些行业目前正在考虑延长到6个月。这么多的数据,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而存储系统占安防系统的成本比例为20%~30%。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很大,耗用大量电力,碳排放也很多,但视频录像数据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仅仅是在发生案件后进行录像搜索,而且为了不产生漏报,绝大多数是靠人工肉眼检索。
  
  第二,目前大量的视频数据主要用在了治安刑侦领域,而且是以人工搜索为主;政府之间跨警种、跨部门、跨区域的联网共享应用仍然较少,更不用说为老百姓、为社会所用的应用还没有启动。以人员走失为例,目前每年社会上走失的老人、小孩成千上万,如能开放这些视频资源,开发“人员走失查询系统”,为老百姓服务,而不仅仅用于治安、刑事案件,将是社会的福音。
  
  何时政府和各单位建设的摄像头资源能为社会所用,能通过信息公开、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推动新型的数据服务业的大发展,安防大数据时代就真的来临了。
  
  关于大数据
  
  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
关键词 大数据安防应用安防市场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大数据无处不在?安防应用尚欠火候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