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轨道交通黄金发展年 安防应用受益
2013年03月25日 14:59:51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2254
导读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中国将建成国家骨架公路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0万公里。2010年底,中国公路网总里程达39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据估计,到2020年还将增加近百万的公路里程。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轨道交通建设迎来黄金发展年,安防应用受益其中。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中国将建成国家骨架公路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0万公里。2010年底,中国公路网总里程达39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据估计,到2020年还将增加近百万的公路里程。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轨道交通建设迎来黄金发展年,安防应用受益其中。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黄金十年
  
  目前来看,智能交通已经在一些具体项目或具体领域中展示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比如奥运、世博和即将开始的亚运,比如ETC、GPS运输车辆监管以及道路监控等,起码在管理上,智能交通的强大功用已经被验证,也得到了管理者的信任。服务提供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交通诱导系统在某些重点区域已经相当完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也开始初见雏形,现在很多地图终端能够提供实时交通动态信息;GPS更是进入了规模普及阶段,离客运物流以及特殊行业的车辆一网打尽的时日已经不远了。
  
  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是核心技术问题。因为智能交通是一个跨科技行业较多的综合应用领域,RFID、传感器、无线通信、GPS芯片等等都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另一个主要方面也就是智能交通建设高度依赖管理需求也就是政府需求,而服务需求也就是商业化对智能交通的拉动作用有限。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都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明确今后5年的发展原则、方向、目标等。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智能交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了,到时候我们再来验证本期主题的内容有多少与科技部组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符合或者相类似。
  
  只是现在我们的跨度是10年,跨越两个5年规划,但大致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我们首先来看有关2020年的有些与智能交通发展的大环境相关的推演数据(当然,大的前提是我们确信人类和地球能顺利挺过2012):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新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到2008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5%,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8亿,占总人口60%。汽车和商用车辆将在城镇内部及城镇间的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6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亿元造价计算,2009-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将投入3.3万亿,年均达2700亿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轨道交通中的安防应用
  
  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轨道交通对营运安全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安全防范系统的新兴应用领域。
  
  从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构成来看,目前主要是由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电子巡查系统、放射性物品探测系统、毒气探测系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探测系统、枪支弹药探测系统、炸药探测系统、实体防护系统等构成。
  
  从应用区域上来看,轨道交通安防系统主要分布在车站、列车内和轨道沿线。目前,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应用主要集中在车站中,投资比重约占整体安防系统建设投资的60%以上,主要以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危险品检查、实体防护系统为主,对车站内情况进行监控,保证旅客安全;列车内安防系统投资比重较小,不到10%;主要以视频监控、列车运行监控、车门监控、火灾监控等系统为主,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和车内旅客安全;轨道沿线以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化学以及毒气监测系统、火灾及环境监测系统为主,以保证列车运行环境的安全。从产品上来看,视频监控是目前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的主要手段,主要应用在对车站及车厢内情况的监控,车站视频监控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列车中的应用主要以事后查询为主。总体来说,视频监控系统占安防系统总造价的60%左右。视频监控的主要设备有前端的固定摄像机、球机、矩阵、光端机、DVR、监视器等。
  
  轨道交通安防技术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安防技术正朝着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安防综合管理等趋势迈进,未来轨道交通安防应用会更加完善、更加。安防视频监控业界通常把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划分为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监控、智能监控四个阶段。3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宽带无线网络(WMAX)等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和IP网络的广泛部署和快速发展,推动了无线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的实现。根据网络化运营下视频系统的应用需求,新建的地铁视频监控系统应发展成为包括车站级监控、线路级监控、网络级监控,以及市级监控等多级网络。目前,在轨道交通安防应用上;不仅仅是视频监控系统(CCTV),传统的报警监控系统(ALM)、门禁监控系统(ACS)、电力监控(PSCADA)、车站公共与紧急广播系统(PA)等都正在向网络化转变。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约1000公里,车站数量超过600座。按照平均每个地铁站40个视频监控点,每节车厢2个视频监控点,隧道沿线每隔200米1个视频监控点计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将拥有至少4万个视频监控点。轨道交通监控点众多,客流量大,情况非常复杂,仅仅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视频画面或者视频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和处理,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入侵检测与报警、物品检测等功能,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关键词 轨道交通安防应用安防监控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轨道交通黄金发展年 安防应用受益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