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新媒体应用 微博营销列举
2013年01月15日 15:13:23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2314
导读在宣传上,安防行业的客户面相对集中,不同于日常用品的传播对象是普罗大众,在传播上很容易形成一个圈子。目前,专业杂志、报纸是目前安防行业运用得为纯熟的媒体资源,用于传播品牌及产品形象、技术、案例等,除此之外,新兴媒体也逐渐涉入安防领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下面以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站、微博、手机报、二维码等举例说明。其中,微博应用列举微博在安防企业营销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在宣传上,安防行业的客户面相对集中,不同于日常用品的传播对象是普罗大众,在传播上很容易形成一个圈子。目前,专业杂志、报纸是目前安防行业运用得为纯熟的媒体资源,用于传播品牌及产品形象、技术、案例等,除此之外,新兴媒体也逐渐涉入安防领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下面以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站、微博、手机报、二维码等举例说明。其中,微博应用列举微博在安防企业营销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安防行业网站
除了企业自身网站的传播平台外,安防行业网站的聚拢性强,是目前安防企业在网络上的主要推广平台。当前安防行业网站大多采用B2B的运营模式,其目的主要有2种:一类是为网民提供产品资讯,主要功能是安防企业间的贸易往来,网上查看产品资讯,线下达成交易。另一类主要是为网民了解安防行业资讯、同行资讯等提供平台,随着各大网站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两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功能形成了交叉。
手机报/手机二维码
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开始将行业观点、公司资讯、产品技术信息、活动信息、节日祝福等做成手机报发送给客户、工程商等,让他们及时了解企业新闻和新品信息。当然,手机报在制作上应新颖、内容可读性强,否则很容易成为“垃圾信件”,一收到便删除了。另外,手机二维码已经运用在户外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上,许多安防企业在投放平面广告时,都会附着一个二维码,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详细的介绍页面,为了解企业、产品提供一个快速的信息渠道。
微博
微博就像海洋中突然浮起的新大陆,受到了*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安防企业、安防行业媒体、资深安防人、行业协会、各地公安、专家教授等都已注册微博,并在微博上有频频的互动,他们通过发布行业新闻、国家政策、产品技术信息、企业新闻、个人观点、活动信息等,增加粉丝数,扩大影响力。同时,微博在安防营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中国微博用户已突破两亿,并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用户加入。近一年来,从微博走向现实的公众事件数不胜数,这一现象印证了WEB2.0时代的铁律——民间的创作,自发的传播,才是具生命力的传播方式。
一个微博就是一面旗帜,颠覆了传统传播方式的正襟危坐和千人一面,让每一个普通个体成为创作者和受众。但许多安防企业还停留在工业型关系营销的概念上,把渠道、代理商当成营销的赌注,没有充分认识到口碑对品牌的推动。目前,也有部分安防企业开通了企业的官方微博,但仅仅是开通而已,因为他们只是把微博当做一个发布信息的平台,至于如何利用微博进行营销推广,还在漫漫求索中。
1、提升企业形象,加速产品推广
当然,安防企业建立微博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快速的产品推广,所以产品发布制度也不可缺少。企业的产品微博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支持,让微博充当客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安防产品都属于专业领域的应用,大众了解甚少,在产品发布的方式上,应该注意终端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要遵循几个原则,一、语言的大众化和网络化;二、目标群体的价值诉求分析;三、清晰地提炼出能够为客户带来的价值。
2、问题重重,微博营销任重道远
安防企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营销,首先应明确一个概念:交互式的微博要实现利益双方的互动,而不是仅仅是企业单独的新闻发布。有些企业的官方微博,只管发布消息,但对客户的质疑、咨询一概置之不理,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压根没有这样的服务意识,二个是没有专人进行维护。有的微博开通了半个月不看一次,结果是严重打击了客户的积极性,造成糟糕的客户体验,这种态度不但不能给企业加分,反倒起到了反面效果。其次,交互式品牌传播有一定的风险性,要掌握基本的舆情危机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客户的不理解、谩骂甚至诋毁,企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并且掌握一定的技巧消弭这种争执,而不是一味躲避,甚至粗口相向。
后,企业要研究信息时代的新闻传播特征,用更贴近时代、贴近民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传播要“借势而上,顺势而为”,结合国内外大事件大背景,策划有针对性的炒作。当然,这种炒作应是良性的、客观的,不能为实现目的而歪曲事实。另外,一些安防企业发布新闻,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新闻联播腔调,生硬而无味,这样的现代八股文没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备传播价值。企业应该掌握时代的语言特点,研究客户心理,对内容进行包装和策划,让卖点更具价值。
总之,跟上时代的精神,掌握符合时代的语言特征,利用新方法、新工具进行品牌推广,才能让安防行业逐步扩大社会影响,走进主流,贴近群众,收获而良性的传播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