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报警技术:无线与有线 互补还是挑战

2013-01-14 15:37:40 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点击量:1472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近年来,无线技术在整个安防领域兴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因为无需特地布线,安装方便快捷,技术提升稳定性增强。无线报警技术在安防报警,以及智能家居市场的应用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防盗报警无线技术与有限技术各有优势,二者的关系如何?是补充还是挑战?
  
  防盗报警无线技术与有线技术
  
  近年来,防盗报警行业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作为防盗报警技术的重要组成,无线报警探测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不短的发展时间,但是由于防盗报警整体应用的局限,无线探测技术在很长时间的发展中处于“蛰伏”的状态。
  
  从技术上来说,无线报警器是探测电信号由空间电磁波传输的报警器。在某些防范现场很分散或不便假设传输线的情况下,无线报警器有其独特的作用。为了实现无线传输,必须在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之间,增加无线信道发射机和接收机。
  
  与有线报警设备相比,无线报警装置无论是在安防报警还是智能家居的应用中,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除了可以满足家用环境下,保持室内装潢的美观以外,更重要的是不用布线,安装简单等。除了在工程上的便利性,在施工成本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这也都是无限报警装置在树立自身应用优势的主要突破方向。
  
  此外,就像防爆监控摄像机有着更加专一的应用领域一样。如今在一些煤矿,展厅等环境中,用户的使用需求,以及无限报警装置的特性,也让这类技术与相关环境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是补充还是挑战?
  
  其实对于不少技术来说,新生的技术往往对于传统的应用技术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甚至威胁。就拿安防领域来说,网络监控与模拟监控就是类似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是不是所有的新老技术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更迭呢?
  
  与有线的报警设备相比,无线报警装置确实显示出了更多的用户需求量与技术优势。而且业内人士对于无线报警装置的前景也是相当的看好。不过,我们仍然不可忽视的是,虽然无线防盗装置在安装上有着非常便利,以及更加廉价的特点。不过在后期的维护上,显然要比有线设备更加的复杂。此外,由于无线装置更多的是靠无线射频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因此,在当前这个无线电"横行"的世界,我们很难保证不同设备之间的频率不产生相互的冲突,这也势必会造成相关设备工作能力的下降,准确性的降低。而这无疑也给对于准确性能要求更高的安防应用环境带来了更多的疑虑。
  
  而对于有线防盗报警设备来说,系统的稳定性高,后期维护与保养的成本低,则是有线设备的大特性。而从安防需求专业性的角度来说,这种稳定性更高的特点,也正是对于安防设备有较高要求,或者是专业安防单位所为需要的。同时,这也是有线报警设备与无线报警竞争的大优势。
  
  无线发展推动力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安装和美观上的缺陷,催生了无线被动红外探测器这一产品的诞生,而物联网的发展以及通信巨头的介入,则极大的推快了探测器无线化发展的前进步伐。它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扩大无线化需求
  
  由于主机功能的逐项集成,结合智能家居的系统功能,防盗系统对探测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应用ZIGBEE、Z-WAVE主机需要检测探测器状态,如:故障检测、握手协议、欠电电压、在线状态,远程控制等等,因此防盗报警系统对探测器的无线双向传输,无线组网的功能需求的逐渐明显。
  
  2、通信行业的介入推动无线化的应用
  
  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依靠自己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客户群体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将主机集成到电话机或者服务终端上,极大的方便了无线探测器的使用,促使更多的用户选择无线探测器产品。
  
  无线化发展的技术及挑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无线化有其优点,自然也有相应的缺点,就目前而言大的缺点就是无线信号容易被干扰和模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技术被创造了出来——编码协议定制化。
  
  编码协议定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代码、厂商代码,产品类别、校验位数等,使产品很难被干扰和模仿。传统的固定编码、百万编码已经不再成为客户的优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客户开始青睐于编码协议定制。
  
  另一项对无线化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的是是双鉴产品无线化发展。受到单红外产品的影响,很多客户考虑在双鉴产品上采用无线传输,但这样做有两大技术难点: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由于双鉴产品功耗比较大、单纯的电池供电很难持久的为无线双鉴产品持续供电。无线互扰。微波属于高频电磁波,无线技术也依靠电磁波传输,两者放在一起势必产生互相干扰。
  
  针对个问题,部分企业和用户采用市电供电的方式来确双鉴探测器产品的无线传输。而第二个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分时发射、分时接收的方式来避开互相干扰。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