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科技动态

新发产品更多
校企联合研发车联网智能导航终端
2012年12月14日 11:33:35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2724
导读目前由于我国的网络系统还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所以车联网在我国的试验及技术型普及都还不具备特别好的条件,所以国内目前的车联网应该更多的处于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然而,近,南京大学和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举行校企合作联盟协议签字仪式,企校链接开发的车车联网智能导航将于明年二月面市。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目前由于我国的网络系统还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所以车联网在我国的试验及技术型普及都还不具备特别好的条件,所以国内目前的车联网应该更多的处于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然而,近,南京大学和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举行校企合作联盟协议签字仪式,企校链接开发的车车联网智能导航将于明年二月面市。
  
  企校联合开发“车联网”技术智能导航
  
  传统的汽车导航只能提供大众化的服务,而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车载终端,却能根据驾车者的实际位置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12月11日,南京大学和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举行校企合作联盟协议签字仪式,这一新技术产品预计将于明年2月正式推向市场。
  
  预计明年2月,双方将联合推出城际在线车联网TSP多功能智能终端。该产品是一款集动态导航、一键导航、一键救援、车队编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全新车联网技术产品,大的亮点在于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能根据驾车者的实际位置及行驶路线个性化地播报前方的路况、交通事件、交通管制等动态信息,对于事故多发地点或个人历史违章地点也会有语音提醒,同时还能为驾车者推荐周边的吃喝玩乐等各类设施,提供优惠活动信息等。这一智能车载终端需要安装在车辆后视镜上,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改装即可使用。
  
  车联网将投入实际应用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周五宣布,已向美国立法部门提出一条建议,即提议到2014年时,要求美国所有汽车厂商必须为自家所生产汽车安装电子记录设备(ERD),以方便NHTSA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终达到减少车祸目的。
  
  在我国,汽车销售及保有量近两年有了很大增长,汽车产销量已经跃居*。汽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安全、汽车服务、交通阻塞及道路问题都成了人们日常关注的内容,汽车成了家庭、办公室外的第三个重要空间。在人们通过互联网解决了“家庭网”、“办公网”后,关于汽车的网络就成了重要的关注对象。车联网要成功,就要建成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样的网络生态系统,只有建立成这样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导航服务、目的地分享、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紧急呼叫服务、紧急救援服务、安全监控服务、维修保养提醒服务、远程诊断服务、路况服务、信息与经验分享、车友互动等。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需要有人提供终端系统平台、提供终端应用程序、提供后端服务、提供通信网络、整合信息、整合服务,建成这样一个网络生态系统,需要综合性的技术,依赖技术整合创新。
  
  一些研究人士指出,参与NHTSA此次测试的车辆仅有3000台,其样本似嫌过小,即无法收集到足够多数据以证实该新型交通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谷歌及其他一些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研究。但无论如何,美国有关汽车V2V通信的立法即将浮出水面。NHTSA上述测试的阶段将于2013年1月结束,届时我们将了解到与此次测试相关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车联网智能交通车载导航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校企联合研发车联网智能导航终端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