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广阔 移动支付市场遭遇银行“抢滩“
2012年12月13日 15:04:39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1971
导读近日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信银行将成为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空中发卡”项目的首批合作银行,这宣告了中信银行正式加入移动支付大战。其实,已有不少银行看重移动支付领域的巨大商机,投身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开拓先锋。主流银行纷抢移动支付市场,业内有人预测,移动支付或将三年内取代银行卡和POS终端。这一预言是否正确,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状况就将如何?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近日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信银行将成为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空中发卡”项目的首批合作银行,这宣告了中信银行正式加入移动支付大战。其实,已有不少银行看重移动支付领域的巨大商机,投身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开拓先锋。主流银行纷抢移动支付市场,业内有人预测,移动支付或将三年内取代银行卡和POS终端。这一预言是否正确,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状况就将如何?
银行业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诚然,移动支付的标准、执行、安全等各方面还有待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移动支付领域大战已经到来。尽管目前各家银行都紧盯着手机的小额支付领域铆足了劲儿发展,对于支付终端应用模式各说各的好,但其实这个市场远不于“刷手机”。
据中信银行透露,今后的发展战略是将整个金融业务都搬到移动领域,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得物理网点所带来的金融服务。目前,该行正在积极整合网络资源,为战略目标早日实现做准备。“近年来,电商的迅速发展对我触动挺大,银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不能借助传统电商开架式的销售模式销售金融产品呢?”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电子商务部总经理陈树军介绍,中信银行建立了一个类似淘宝的金融商城,将适合开架式销售的基金、理财产品、信用卡、个人贷款等金融产品放在商城销售。目前商城正在进行内部公测。“当然,不管商城展示的商品多好,终都要落脚到支付结算上。无论网上支付还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都是商业银行绕不开的。”陈树军说。
目前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中已占据优势,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话语权堪忧。“银行在网上支付领域至今仍未能突破跨行跨卡支付服务的桎梏,而第三方却已普遍实现与多家银行多卡种合作。”陈树军说,“目前,电商层出不穷,且圈地为牢。像淘宝、拍拍几乎占据了国内70%的电商市场份额,而这两家都*自己的支付企业提供结算,这使得银行不得不与多家第三方合作。”
移动支付市场有望三足鼎立
“移动支付取代银行卡和POS终端,我觉得将在三年内完成。”日前在此间的一个论坛上,第三方支付企业之一汇付天下总裁周晔的观点,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有人则认为此观点“过于乐观”,移动支付的标准、执行、安全等各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要取代传统的支付模式还需要较长时间。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大战”,已经到来。
“三到五年内不太可能。”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战平说,首先,从央行方面来看,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发行的银行卡才全部为金融IC卡;其次,从移动互联网角度来看,要看POS机如何定位,不要一想到POS机就认为是传统的拉卡设备,其实POS机形态有很多种,它实质就是一种专用的收单工具。
他还认为,移动支付从标准制定到具体执行,以及安全问题等,都还需要一个过程。“未来在部分小额、远程交易上可能会被移动支付替代,但还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作为一家专注于手机支付业务的企业,钱袋宝董事孙江涛认为,目前移动支付还只是对整体支付体系一个重要补充,要取代传统支付模式,这条路可能还比较长。目前移动支付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移动支付技术和解决方案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进行改进,移动支付的用户习惯、应用市场等都还需要培育。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实现“三位一体”需要依赖于大量具备NFC(近场通信)功能的POS机及手机的普及,这些都还有待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电信运营商、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将通过对细分市场的资源整合,逐渐取得差异化市场的地位,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运营商寻求结盟合作
从来没有一项移动业务像移动支付这样牵扯到用户、商家、银行、电信运营商、芯片、终端等各种上下游厂商。要推动产业的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无从谈起。作为目前移动支付主要推动者的运营商,在整个生态链中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正如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日前在中国移动大会上所言,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目前合适的还是围绕自身能力做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于是,结盟、合作便成为运营商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整合线下的商家资源需更多的异业结盟。中国联通就在上月底与招行、东方航空等达成异业结盟协议,旨在为客户提供佳体验和服务。如今,移动支付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公共事业交费、电影院、咖啡馆、便利店、公交地铁等,这都需要运营商与之无缝对接。日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基地也发力,召开百万手机支付联盟商家大会,力图打造“商家 用户 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组合,制造1 1 1>3的效果。
而在产业链上游,NFC手机的制造、芯片的研发乃至关于NFC漫游使用,都需要运营商与终端、芯片、运营商展开充分的合作。回顾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很多时间耗费在了标准制定、芯片与终端的研发等方面。如今,面对不可阻挡的移动支付潮流,留给各方的时间已非常紧迫,各种结盟、合作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