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城市智能交通监控覆盖扩大 电子眼功不可没
2012年11月22日 13:27:48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1244
导读据广州交警科技设施处的王世明警官介绍,到目前为止,广州智能交通的监控覆盖面已经达到主干道的90%以上,很多驾驶员在路面出现交通拥堵或者交通事故的时候,还没报警,指挥中心已经调派民警去了现场,“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发现拥堵的能力。”电子眼在道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在陌生,如今,智能交通监控发力,电子眼功力不可忽视。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据广州交警科技设施处的王世明警官介绍,到目前为止,广州智能交通的监控覆盖面已经达到主干道的90%以上,很多驾驶员在路面出现交通拥堵或者交通事故的时候,还没报警,指挥中心已经调派民警去了现场,“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发现拥堵的能力。”电子眼在道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在陌生,如今,智能交通监控发力,电子眼功力不可忽视。
  
  广州智能交通监控已达主干道的90%以上
  
  12日,广州交警科技设施处的王世明警官就“智能交通”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为避免市民误闯红灯,交警部门正在安装交通灯辅灯和器,同时透露“网上车管所”明年启用,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办理车管事务。
  
  王世明同时透露,目前正在开发网上车管所,明年可以启用,届时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办理车管事务。此外,在信息的发布上也逐渐实现智能化,比如交通管制信息、事故信息等,通过手机的app发送,“快年初就可以使用了。”
  
  王世明警官告诉记者,针对部分交通灯被绿化遮挡导致“被闯红灯”情况,广州交警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协调绿化部门,建立长效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解决绿化遮挡交通灯及标志牌等问题,确保信号灯齐全有效,无绿化遮挡。而对于部分路口交通灯被前车遮挡导致“被闯红灯”,广州交警部门则会继续安装交通灯辅灯,并翻新路口标线,确保路口交通灯和标线清晰、完善。据悉,广州交警部门计划到12月底在全市600个路口安装机动车器,给驾驶员更多信息提示。
  
  电子警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膨胀,在拉动国民经济继续向前迈进的同时,也给我国道路交通带来无尽的烦扰——机动车违法、违章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和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已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机动车总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也明显增多。机动车违章行为已成为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如何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是交通工程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同时使得公安管理部门对交通管理和治安防控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警察对事故的判断更准确,捕捉更迅速,在黑夜和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在规范行车安全、增强安全驾驶意识、杜绝闯红灯现象和打击违法*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驾驶员来讲,它可以提高遵纪守法意识,避免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对交通管理者而言,它是“向科技要警力”的体现,可以提高执法水平,对违章行为能够快速反应,能提升人员素质,强化交警管理责任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交通管理文明形象;对于扭转交通管理消耗、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社会来说,它可以确保交通安全、行车畅通,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使得交通成为经济建设的动脉,对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关键词 智能交通城市交通安全电子眼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城市智能交通监控覆盖扩大 电子眼功不可没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