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所硅基光学矩阵处理器研究取得突破
2012年06月06日 14:30:51来源:中国广播网点击量:1389
导读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大多数算法均可转化为矩阵运算,光信号由于本征的并行和高带宽特性,非常适合进行矩阵运算。因此,为电学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光学运算内核是非常有前景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自从美国Stanford大学的J.W.Goodman教授于1978年提出基于自由空间光学的光学矩阵处理器以来,光学矩阵运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大多数算法均可转化为矩阵运算,光信号由于本征的并行和高带宽特性,非常适合进行矩阵运算。因此,为电学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光学运算内核是非常有前景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自从美国Stanford大学的J.W.Goodman教授于1978年提出基于自由空间光学的光学矩阵处理器以来,光学矩阵运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过,基于自由空间光学的光学矩阵处理器存在体积大、功耗高、扩展性差、矩阵变化缓慢等不足,如何突破传统光学矩阵处理器的瓶颈成为目前光计算领域的一大难题。以色列光计算公司Lenslet公司科学家S.Eisenbach在MILCOM2003的报告中预测,未来光学矩阵运算将是基于硅芯片的技术,并且终将取代现有的电学处理器。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2007年底开始从事利用自由空间光学实现光学矩阵运算的研究。研究人员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光学矩阵运算的原理,提出了硅基集成光学矩阵处理器的方案(中国发明号:ZL.200810116741.0),早于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美国发明号:US8027587B1)。从产生想法到突破关键技术,经过四年刻苦攻关,研究人员于2011年10月实现了载流子注入型调制的硅基集成光学矩阵处理器,计算速度为8000万次乘加运算/秒。
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工作频率和集成度的提高,未来硅基集成光学矩阵处理器的计算速度可达到1015~16乘加运算/秒,可比ADI公司的TigerSHARC处理器(1.92×1010MAC/s)快5个数量级。
该研究工作近日发表在光学期刊OpticsExpress(20(2012)13560-13566)上,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光计算的J.W.Goodman教授评论说:“利用波分复用和波长选择性单元的确可以简化系统,并且所有单元都可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是一个巨大的向前飞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