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安防提升 谁敢说了?
2011年05月20日 09:11:14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2293
前言:故宫失窃案虽58小时告破,但此案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是故宫的安防措施更是坊间热议话题。近年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博物馆安全防范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投入仍然不足。2008年下半年,全国文物系统进行了为期50天的文物安全检查,完成了85%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8%的重点博物馆的安全检查,其中被调查的246家重点博物馆中,防盗、防火设施的达标率分别为55.28%和50.41%。重点博物馆尚且如此,其他博物馆安全防范设施配备情况可想而知。博物馆安防设施普遍需要提升,但是谁敢说这样就可以了?
在我国,拥有1万件藏品以下的博物馆为三级风险单位;1万件以上和5万件以下的博物馆为二级风险单位。而或省级博物馆为一级风险单位。
对于一级风险单位应按照整体纵深防护体系的要求建立技术防范系统。一级风险单位应建立专业保卫队伍,在防护区或禁区内设立报警监控中心,中心控制室应配备自卫器具、通讯工具。藏品、展品所处房屋、厅、室的门窗均应设置报警装置,位于一层的窗户还应有实体防护栅栏或安装*。一级文物的字画、丝织品等藏品在展示时均应有*制作的专用框架或装有报警装置的展柜对其进行防护。
为保障馆藏文物的安全,国家规定,凡没有安装报警设施的单位,不得展出文物;没有达标的单位,不得展出三级以上文物,文物库房不得存放三级以上文物;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单位的三级以上文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主管部门*安全达标的单位代为保管。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目前全国已有1749座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各类安全风险、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但对博物馆安全的投入尚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安全防范工作面临着的压力。
科技毕竟不是的
除了防火防盗,博物馆还得防震、防潮、防虫、防污染,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必然是高科技武装的智能化建筑。但科技毕竟不是的。
现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会把安全工作交给专业的安防公司来经营。但责任心的缺失依然是大的隐患。一些地方表面上将文物安全“天天挂在嘴边”,实际工作中却是“天天放到一边”,有值班制度不到岗,有应急预案不演练,安全防范工作漏洞百出,导致先进的技防设备形同虚设。
在博物馆协会设有专门的安全委员会,在去年召开的博协大会上,专家认为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经历了从狭义*预防向广义*预防,现在正在向损失预防迈进。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微生物、植物(苔藓)、动物(虫子),都可以对博物馆的文物造成损坏。比如防火,包括故意放火和自燃起火。预防放火是*预防,而预防自燃起火则是损失预防。
1911年8月21日,从卢浮宫传出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蒙娜丽莎》失窃了。两年之后当它幸运地失而复得时,偷盗者佩鲁贾让大家大跌眼镜,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油漆匠,将画作简单地藏在衣服里就逃过了所有的安防。现在《蒙娜丽莎》放在一个有特殊装置的容器里,上面覆盖着两块彼此相隔了25厘米的*,但谁敢说这样就可以了?
【中国安防展览网原创稿件声明】:凡注明“中国安防展览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转载或部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