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楼宇对讲系统的现状与应用
2010年09月19日 09:51:57来源:数智网点击量:2567
前言:楼宇对讲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彼时楼宇对讲功能单一,市场容量很小。但现在楼宇对讲产品或系统已呈集成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国家,不同的建筑结构、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不同的安防管理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中国*的大规模小区建设及物业管理,楼宇对讲更具有个性化特征。

         楼宇信息系统因其产品发展的历史原因和产品技术的特点,已涵盖了可视对讲、单纯对讲、住宅报警、IC卡门禁、短信息发布、家电控制、视频监控和周界联动、安防信息管理等用途或领域,并且楼宇信息系统目前仍处于产品整合和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

        楼宇信息系统与单元防盗门、住户防盗门、物业管理处结合起来为住户、访客的出入提供了便捷、安全、文明、舒适、智能的生活方式,同时为物业管理处提供了集中、快捷、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平台,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降低了不良事件或案件的发生率。

         1、产品现状与应用: 

         门口机的种类有围墙门机、单元门机、住户门机,有可视、非可视之分,可视有彩色CCD、黑白CCD之分,从户数容量来说有直呼式、编码式之分。现在中的产品一般有LCD中文操作菜单提示,大容量密码开锁功能,IC卡门禁开锁及管理功能,产品的操作更趋向于人性化、智能化。

         室内终端机的种类有可视、非可视之分,可视有黑白CRT显示和彩色LCD显示之分,有普通可视对讲和多功能报警可视对讲之分。此外一般还集成了紧急报警、信息提取功能。产品还采用触摸屏菜单操作、家电控制、图像存储以及个性化的和弦铃声选择等,个别产品甚至还集成了自动抄表模块和家庭信息模块,产品已明显趋向于家庭智能终端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可视对讲产品。

         管理机一般具有监视单元门,呼叫住户,接受室内机呼叫或警情,布撤防信息。与电脑联接后能进行信息发布、各种通信和报警的分析统计,在使用上一般采用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各种住宅布局信息。有些软件可以做到监控录像、系统诊断、远程通信、远程控制等,并且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集成抄表、CCTV监控、周界防范、物业报修、家庭多媒体信息、家庭娱乐等其它子系统。

         2、技术现状:

         楼宇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电子技术面较广,从传统的摸拟技术到先进的数字技术;从普通的电平控制到现代的CPU控制、电脑控制及网络通讯技术均有应用。

        门口主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有:CCD摄像技术、红外线补光摄像技术,音频处理及传输技术,CPU控制、通讯技术,文字编译及显示技术等。

         室内终端分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有:音频处理及传输技术,视频显示技术、CPU控制编解码及通讯技术、图象处理及存储技术、触摸屏控制技术、文字视频叠加技术、无线接收技术、TFT-LCD显示技术。

         传输器材主要采用的技术有:CPU控制编解码及通讯技术、自定义编码技术、RS485通讯技术、在大型联网中已有深圳视得安公司推出的音视频数字压缩解压技术和TCP/IP宽带通讯技术、光纤通讯传输技术。随着物业管理要求的发展和小区建设的规模化发展,在大型小区联网中模拟音视频传输技术和RS485通讯技术将很快由数字音视频光纤传输技术和TCP/IP通讯技术所取代。

        前端聚集设备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红外传感器技术、烟雾感应器技术、瓦斯传器技术、温度、位移、压力、流量、湿度等传感器技术。

          基于可视对讲系统平台的楼宇信息系统的发展


         楼宇信息系统一方受人们追求安全、便捷、舒适、智能的住宅建设的需求所推动;另一方面受数字宽带网络通讯这一主流技术的带动,楼宇信息系统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在技术应用上均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

         随着电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适合中国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需求的楼宇信息系统已经在可视对讲基础上,融合信息家电、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之路,其技术与产品已走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前列。在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楼宇信息系统也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楼宇对讲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楼宇对讲系统的现状与应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