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科技动态 > 正文

无线数字传感技术保障世博安全

2010-08-23 11:09:23 RFID世界网 点击量:1814
        世博园区开园3个多月以来,运行平稳有序,各类场馆的服务保障工作运转良好。在整个园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的背后,“电子围栏”、“电子鼻”、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新技术首度应用于上海世博会,节省了大量安保警力资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院士王曦说,在往届世博会中,也用到一些传感网技术,有些在物联网领域,有些是RFID技术,但是如此大规模使用信息技术还是次。

  在上海世博园内,从地面的围栏到地下埋藏的装置,都应用了无线数字传感技术。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电子围栏”守护着整个世博园区,为保障世博会安全、平稳运行提供立体式的探测。王曦说,无线数字传感技术的应用,把多种入侵技术相融合,智能区分有意无意的侵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预警、跟踪等功能,有效防止破坏围栏进入世博会区域。

  世博园区内的电子围栏,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内部却隐藏着许多保障设施:各种传感器时刻感知并辨别各种入侵。比如,是大风吹落的树叶,还是游客的无意碰触,或是恶意闯入,都能一一区分;低空抛物探测器可探测低空抛物的入侵;另一些传感器埋在地下,随时监听挖掘的声音,防止地下入侵。

  “世博会周期较长,园区面积又大,如果单靠安保人员进行维护是不够的。”王曦说,有了无线数字传感技术,就等于为世博筑起了一道“隐形围墙”。

  “物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世博会应用了大量物联网技术。王曦认为,无线数字传感技术将推动信息技术进入第三次产业浪潮。“现在物联网应用的内容还很有限,将来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各种信息采集系统,传递大量的信息。”

  辅助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还有宽带无线通信应急设备,也是在世博会上亮相。宽带无线通信应急系统覆盖范围较广,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王曦介绍说,这套设备即使在不毛之地,也能在1至2个小时内架设起一个覆盖范围几平方公里的通信网,单基站吞吐量可达60兆,能支持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双向语音、视频数据传输,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世博会场馆内外的许多安保人员,借助这种先进的设备保持联络,织就了一张世博安全保障网,提高了安全保障工作质量。

  一切始于世博会。“科技是世博会上重要的一个展示手段,很多科技成果将来一定能大规模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当中去。”王曦说。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