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物联网农业病虫控制平台
2010年07月27日 09:47:59来源:中华工控网点击量:3078
目前,有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病虫害生物控制专家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技术,实现了对设施农业病虫害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该平台已经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100多个设施大棚内进行了初步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该平台由北京市植保站牵头,从2009年初开始与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包括物联网数据采集监测设备、智能化云计算平台、专家服务平台、系统管理员和服务终端五大部分。
物联网数据采集监测设备,主要是使用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中各种影响因子的数据信息、视频图像等,再通过中国移动TD/GPRS网络传输到专家服务平台,作为基础的统计分析依据。
物联网监控农业病虫害
智能化云计算平台,是利用智能化算法处理信息,建立病虫害预警模型库、作物生长模型库、告警信息指导模型库等信息库,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控,通过与实操相结合的告警信息让农户采取佳的农事操作,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专家服务平台是此物联网的大特色,整合了大量的专家资源,以实现专家与农户的咨询、互动,农业专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指导意见,并根据农户提供的现场拍摄图片给出解决方案,随时随地的为农户提供专家服务。
系统管理员则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权限,使得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合作社、农业专家、农户等不同的使用角色登录不同的界面,方便快捷的查看到用户关注的问题,在设施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便于管理、查看。服务终端是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掌握实时信息,实现与专家互动交流。
据悉,该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北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黄瓜、番茄等作物完整的生长模型库和病虫害预警模型库。同时智能化算法软件基本完成,为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