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IC卡内置CPU芯片难被复制
2010年01月20日 10:18:04来源:RFID世界网点击量:4404
随着当前银行卡被盗刷事件一波又一波,近期,建行在长沙推出首张被普遍认为有不易复制的高安全性等特点的智能金融IC卡,公众有望告别密码被偷窥、银行卡被复制盗刷的担忧。
银行卡被盗刷损失增1倍
中国银联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危刚介绍,因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伪造,目前通行的磁条卡容易被*分子资料。据中国银联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银行卡被盗刷导致的欺诈损失同比增长近1倍。
推广金融IC卡在上被视为防止伪卡欺诈主要举措之一。金融IC卡用内置CPU芯片取代磁条,可存储用户指纹、照片、*、密码等多种信息,不易被复制。中国银联产品创新部主管雷从涛介绍,国内推广标准金融IC卡的发展环境已具备。四大国有银行已具备受理发行金融IC卡的条件,银联跨行交易系统已支持金融IC卡交易的转接与清算。同时,IC卡的根密钥系统已建设完成。
中国银联对智能金融IC卡推广应用前景乐观,其产品创新部副总经理徐晋耀认为,保守估计,5年内金融IC卡应能突破2000万张。据介绍,目前上尚未发现金融IC卡被复制案件。
内置CPU芯片难被复制
危刚介绍,安装了CPU芯片的金融IC卡,还采用新一代非对称密钥管理技术。危刚认为,与磁条卡相比,安装芯片的金融IC卡不但能存储指纹等复杂加密信息,防止卡内数据被复制,其识读系统也将全面升级,识别真假卡的功能也大大提高,因而具更高安全性。
同时,金融IC卡一卡多用,将重整国内银行卡市场。危刚认为,一人持多卡的情况将有所改善,闲置银行卡导致资源浪费现象将有所改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