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将实现整个轻轨调度
2009年09月02日 09:13:40来源:中华工控网点击量:2122
昨天,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南瑞集团签下合约,后者将承接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综合监控集成、采购及安装项目。据了解,研发后交付使用的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将以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对整个轻轨一号线的调度。
快捷——自动的控制中心
据研发中心工程师张慎明向记者介绍,未来的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将行车相关的消防、广播、闭路电视、通风、空调、供电、扶梯等十多个系统进行集成化管理。轻轨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要保证乘客安全、舒适、快捷,需要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按照传统做法,这些系统都是单个的,各管各的,系统之间通过人员进行协调。这样做的缺陷是,工作效率较低,且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系统之间的协调容易受人为情绪化影响。
轻轨一号线将来使用的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将各个系统通过电子化集成,由一个总的控制中心调度指挥,所有指令由计算机系统根据实际状况自动生成。而每个站台也将有一个分支系统,这些分支系统除了对各站台进行智能控制外,还将站台的数据汇总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根据各站台的客流量、运行状况等进行统一调度。是否需要增加车次、哪些站台客流量过大需要协调,都将通过智能系统来完成。
舒适——随机应变的智能中心
在以往坐地铁的经历中,有时候会感到车厢内空调过冷或者过热,在未来的苏州轻轨车厢内,这种现象将被很好地避免。综合监控集成系统会对车厢内的实时状况进行分析,如果车厢内过于拥挤,空气质量不佳时,智能系统将会加大通风力度,降低车厢温度。反之,如果车厢内温度过低,智能系统则会适时调高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方便乘客候车,系统会将之后几班轻轨车到达的时间在站台提前显示,使得乘客可以合理安排候车时间。在候车区域,智能系统也会根据环境调整通风系统,大限度地保证候车乘客的舒适度。
安全——特殊状况的应急中心
地下运行,安全是首要保证的。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智能系统能根据各个子系统传输上来的图像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置。在紧急状况下,系统会通过广播系统,提醒乘客进行分流;切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电力系统,并启动遭到破坏的备用电力系统;加大排风排烟;启动消防系统;通过视频,查看车内状况,以决定佳的处置方案。这些,都是未来的智能系统需要做到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