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中新港跨境数字身份互认试点启动 推动三地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2025年05月27日 15:07:44来源:国家信息中心点击量:884
导读作为全球首个数字身份及可验证凭证跨境互认试点,该项目中国内地部分由国家信息中心统筹规划,新加坡方面由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简称IMDA)指导实施,中国移动、新加坡Accredify、香港红枣科技等企业在中国内地、新加坡和香港开展跨境数字身份和数字凭证互认试点,推动三地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近日,在国家数据局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承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举行了中新港三地跨境数字身份及可验证凭证互通合作签约,正式启动中新港跨境数字身份互认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数字身份基础设施创新、国家级区块链技术应用突破及国际数字治理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前,国家信息中心牵头发布了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实名DID服务,并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开展了跨境数字身份和数字凭证应用交流,为试点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强出席了以上相关活动,并对BSN发展及DID服务、三地试点给予了悉心指导,指出要深化区块链、数字身份、数字凭证等技术应用与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旅行、金融、教育、商务等领域打造跨域身份认证典型场景,以跨境经贸便利化助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全球首个数字身份及可验证凭证跨境互认试点,该项目中国内地部分由国家信息中心统筹规划,新加坡方面由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简称IMDA)指导实施,中国移动、新加坡Accredify、香港红枣科技等企业在中国内地、新加坡和香港开展跨境数字身份和数字凭证互认试点,推动三地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其中,香港作为主要的试验场景承载地,支持本地实体对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签发的合法身份及可验证凭证进行快速验证。项目将基于IMDA管理的SingVC平台、中国实名DID系统以及国家信息中心即将推出的分布式凭证平台,开展具体的试点场景建设。首批试点场景涵盖跨境金融开户、数字资产确权、国际物流通关、学历互认等领域。
 
  此次试点探索了基于分布式技术实现跨境数字身份互认的合作新路径。中国的实名DID和凭证平台基于CTID和BSN延安链构建,新加坡的SingVC凭证平台基于SingPass和TrustVC开源代码库搭建,OpenDID作为基础设施为Web2和Web3应用提供了两地平台的单点验证方接入。此次试点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国家级数字身份系统在隐私保护验证、身份互操作性和个人数据权益保障方面取得的突破。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与零知识证明,验证方能够高效地验证合法身份的有效性、凭证颁发者的真实性以及特定凭证数据的可靠性,而无需访问或存储任何敏感个人信息,实现了零PII(个人身份信息)暴露的隐私保护目标。由此构建的跨境数字信任体系,能够显著提高身份认证的效率,在跨境贸易、反洗钱、跨境资金监管、民生等诸多领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为推进项目有序实施,2023年12月,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发布了基于BSN和CTID两大基础设施建设的BSN实名DID服务,通过将权威机构签发的带有实名属性的数字身份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显著增强了数字身份认证过程中的隐私保护能力,提高了验证效率,积极推动我国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25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来国家信息中心开展了数字身份和数字凭证技术发展和应用交流,共同支持中国移动、新加坡Accredify、香港红枣科技等企业在中国内地、新加坡和香港开展跨境数字身份和数字凭证互认试点,推动三地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数字时代,数字身份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石。面向未来,国家信息中心将以此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在技术应用中深度集成隐私增强技术,并推动相关的中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共识;在应用场景方面,复制推广成熟的跨境应用案例,提升跨境场景下如“一带一路”沿线的数据要素流通效率,降低跨国交易成本;在治理机制层面,探索“多边协同+链上自治”的数字信任治理模式,构建兼顾数据主权与隐私保护的开放包容生态。
关键词 数字身份数字凭证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中新港跨境数字身份互认试点启动 推动三地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