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视点跟踪

新发产品更多
专家解读 | 以标准化引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2025年03月27日 08:39:32来源:国家数据局点击量:33317
导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部署实施、走深向实新阶段,将夯实数据互联互通基础,加速数据价值释放,促进产业协同,助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智慧城市网 视点跟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202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建设目标。
 
  标准化是推动数据基础建设落地的关键一环,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置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工作组,以标准规范为抓手,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近日,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联合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技术文件(以下简称“技术文件”),进一步推动了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进展,为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基础支撑。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走深向实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部署实施、走深向实新阶段,将夯实数据互联互通基础,加速数据价值释放,促进产业协同,助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一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部署实施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部署要求,《指引》明确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路径、总体功能、总体架构、重点方向等内容。《数据基础设施 参考架构(试行)》《数据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基本要求(试行)》《数据基础设施 用户身份管理和接入规范(试行)》《数据基础设施 标识管理规范(试行)》《数据基础设施 接入连接器技术要求(试行)》《数据基础设施 数据目录描述规范(试行)》等6项技术文件首次提出了技术标准要求,标志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阶段正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
 
  二是深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数据价值释放。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重要途径,我国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探索正不断扩展和深入,然而某些场景下仍存在“找不到、用不了、理不清、控不住”等问题,阻碍数据要素流通进一步发展。直击这些堵点、痛点问题,数据基础设施“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标准化,将有利于跨平台、跨技术路线的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资源泛在接入,为数据发现、可信认证、数据查询、数据交互、供需交易提供基础支撑,加速数据价值释放。
 
  三是深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深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数据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流通,拉动经济增长。据测算,数据流通量每增加10%可带动GDP增长0.2%,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左右。明确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要求即是“书同文、车同轨”,将催生更多跨区域和跨行业的协同应用,深化产业合作,降低运营成本,活跃数据产业生态,助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标准先行拉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标准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进展,为建设集约高效、可信互联的数据基础设施夯实技术基础。
 
  一是明确框架逻辑。通过标准化,规范数据基础设施的参考框架和互联互通基本要求,规范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方角色定位和功能层级结构,规范各类设施、数据及业务在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对接交互逻辑和接口要求,将进一步避免重复建设,打破孤岛,降低异构系统对接成本,为跨区域、跨行业数据流通利用扫清技术障碍。
 
  二是构筑数据地图。通过标准化,规范数据目录描述,构建统一标识管理规范,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追踪与管理,提升数据的可发现性与可用性,实现“目录可查、地址可循”,将进一步降低数据流通交易成本,提升数据供需匹配效率,驱动数据要素高效配置。
 
  三是构建信任链路。通过标准化,规范用户身份管理和接入连接器等要求,建立数据流通“身份信任链”和可信交付体系,解决数据流通中的权责归属与信任问题,确保数据流通链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身份可信、如约交付”,进一步降低数据流通信任成本,增强市场信心。
 
  四是推动技术应用。通过标准化,规范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设施的标准要求,鼓励其通过标准化接口要求和流程规则接入和应用,保证高价值、高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可溯可审计”,支持分布式数字身份(DID)等接入应用实现跨域身份互认和可信身份自主管理,探索大模型融合应用,促进数据应用智能化创新加速。
 
  务实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建设
 
  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务实管用原则,逐步完善标准体系,结合实际不断迭代优化标准技术文件,适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评价,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多方参与生态,以标准化引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围绕数据领域发展需求,开展相关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制工作,有效指导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总结区域、行业、企业的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密切跟踪国内外前沿数据流通技术和模式的发展应用,不断迭代优化标准技术文件。依据标准技术文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的测试验证和能力评估,推动标准贯彻实施,确保标准文件有效落地执行。
 
  二是丰富标准应用。坚持应用牵引,聚焦重点领域的数据流通利用场景,率先推动技术文件相关标准要求的先行先试。围绕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需求,深化数据要素在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场景中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可推广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方案、建设路径,形成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实践,赋能数据流通利用和价值释放。
 
  三是构建多方生态。依托《数据基础设施 参考架构(试行)》等标准技术文件构筑的多方参与架构和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组织、专业智库等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产学研用各方深化协同创新。壮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商力量,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数据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和管理,推动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谋划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组织,健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应用推广的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市场生态。
关键词 大数据服务平台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专家解读 | 以标准化引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