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招标

网站帮助网站服务发布采购发布供应

晶元led芯片P10led高清显示屏发展趋势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P10三合一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8/5/14 9:00:00
  • 访问次数1251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联系电话
  深圳市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Z密集的宝安区,是国内一家Z早从事LED显示屏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应用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克雷斯光电积*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LED显示屏及单元板等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做LED显示屏领域的“高清专家”是克雷斯光电产品定位;成为“中国LED渠道服务*品牌”是克雷斯光电的发展愿景。
  
  深圳市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员工300多人,其中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生产管理与高素质的专业销售团队,拥有8000平米的标准厂房和全套*的全自动流水线。经过多年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公司持续的稳步发展,*逐步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至此,公司LED显示屏单元板的单月产能可提升至20万片,面积达4000平米,一跃成为国内*生产规模的LED显示屏应用产品的渠道供应厂商之一。
  
  品牌建设是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核心战略。公司先后荣获“广交会出口优质供应商”、“中国积极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企业”、“2012年度LED显示屏品牌”等荣誉称号,公司较早成为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会员、电子商会常务理事单位,并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广告设备.器材优选供应商、出口企业二”。公司全面实行严格的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积极贯彻实施严格的品质管理制度规范。我们在产品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关,核心原材料在工艺流程上对每个出厂产品严格执行5步品质检测制度,确保产品的品质及安全性能。公司以创新著称而跻身*,所研发生产的LED光电产品中,已获得16项*,并先后通过CE、FCC、ROHS、CCC、CB认证,LED显示屏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生产技术已达到同类产品的*水平。
  
  深圳市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而高速发展。依托企业自身雄厚的实力,携手LED原材料供应商,与日本NICHIA、美国CREE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实现了现代企业的专业、标准与高效的营运机制。目前,公司生产的LED显示屏与照明产品,已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公司制定了*的发展战略规划,奉行“高品质、精工艺、重诚信、优服务”的经营理念,以打造成为国内LED渠道服务品牌为企业为目标,克雷斯光电形成了以“热情、诚恳、感恩、务实,高效”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因彼此认同而携手并进,因文化融合而长足发展。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市场定位清晰、技术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与同步。克雷斯光电致力于为广大客户创造兼具高性价比与高品质服务的LED显示屏应用产品。
  
  克雷斯光电愿与您共同努力,为推动LED光电显示行业加速发展而奋斗!
  
  深圳克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咨询热线:13510375052,18910155252
  
  商务QQ:826725788微信号:yunshangledyunshangled
  
  公司详细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石头山工业区老兵工业园4栋
LED显示屏,LED全彩屏,LED租赁屏,LED单元板,LED大屏幕
深圳克雷斯光电专业生产LED显示屏,以品质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欢迎新老客户,合作共赢。
晶元led芯片P10led高清显示屏发展趋势 产品信息


?

 

记者:现在的AC-LED的发展情况怎么样?产业化情况如何?

李秉杰:AC-LED的出发点是因为我们用的是市电,都是交流电,但是LED过去都是用直流电来驱动的。由市电转换到直流电,是有一个过程。整个LED没有就市电做过规划,AC-LED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我们希望芯片做出来,直接可以接到市电,一颗芯片就可以直接插到室内而不被烧掉。但是要考虑到生产变异性,假设今天国内的电源是220伏的电,我们可能只把芯片做到200伏,再加上一个外部电阻达到电流的稳定。这样使得我们在生产上必须考虑到电桥的设计,这个设计造成在使用芯片上需要比较大的面积,但是做得大成本就高;反过来如果我们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做电源的转换的时候,可以省掉电转换的成本。目前为止,如果效率一样,做出来的AC-LED比直流的LED在成本上贵10%,如果成本一样,效率就会低一些。虽然空间不足时不会有价格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上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于是就是把电桥用传统的外部晶片来取代,里面的芯片是高压芯片,电压可能100到200伏,这个电桥的设计是外接的,空间小,成本低,所以和DC比起来在成本上能够竞争,在空间上更有利。如果空间比较大的时候,设计上能更有弹性。

 

目前的量产,高压芯片的数量比直接的AC-LED大一些,但是这两种产品都已经进入了量产。在今年市面上有几百万颗的灯泡是由高压芯片制成。我们和国内在讨论怎么样制定高压芯片的标准,需要在国内、中国台湾、甚至在世界上定这个标准。


 

在将来的市场趋势,显示屏行业将对小间距做深一步的研究和开发,针对P4,P5,P6,P8,P10led表贴也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良,特别是P8,P10户外led表贴高清显示屏将是将来显示屏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记者:晶元光电在国内的投资效果怎样?进展情况怎样?什么时候能够投产?是否可以对国内其他的LED企业提供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

李秉杰:常州的厂房是今年5月份才开始盖,整个突建的过程、土木的部分要到明年的上半年才能完成,大概这个过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因为中间还要做无尘室,差不多在明年的5月完工,机器进场到完成我们估计在明年的第三季,或许会稍微的偏第三季底,原因是机器进入无尘室后我们还要做第二次的配置作业。至于芯片的产出,不只是供应国外,我们整个规划的设计包括我们在国内的客户。

记者:您怎么样判断未来一两年LED背光液晶电视的渗透率和发展趋势? 

李秉杰:2005年索尼*次推出LED背光液晶电视,当时都是各大研究单位把它买过来拆开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但实际上真正的大量生产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即便是2008年总数量也没有超过20万台,但是2009年的总数量已达到300万台左右。这里面有几个重要因素,*个重要的因素是系统设计的角度看,现在LED芯片有比较大的波长范围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专门做LED芯片的企业来说,如果我们生产出的芯片总波长范围是15纳米到20纳米之间。而系统设计者告诉你说我只能够用其中的5纳米波长范围的,这时候芯片厂商是不敢生产的,因为你不知道其他波长范围的芯片卖给谁。但是计算一下可以发现,如过电视的LED背光应用起来的话,是超过目前任何应用的,目前还没有哪个应用的需求量比这个大。所以从2005年到2006年芯片厂商和电视厂商双方的角力很严重。一直到2006年底2007年初,三星*次在规划中认为可以在一个电视里面使用波长范围超过10纳米的芯片。这样一个设计才正式打开了2009年LED背光液晶电视市场。


 

2009年LED背光液晶电视300万台,比2008年增长了10倍,今年销售预计达到3000到3500万台。和大概有2亿台平板电视相比,比例还不到20%。2亿台电视包括了等离子和液晶电视,其中液晶电视不到1.7亿台,因此总的平均渗透率可能在20%左右。对明年的预估,会有7000万到8000万的电视用LED的背光,明年的液晶电视总量预估在1.85亿台左右,所占比例在40%到45%之间。能够促成LED背光液晶电视这个巨大的市场,三星是有很大贡献的。当然一旦有厂家能做,那很多人就都能做。现在很多厂家都开始做LED的背光电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只有这样,作为供应商来讲,才可以把价格降低低,也才有吸引力。

 

记者:你怎么看待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投资潮?您是怎么看待LED室内照明的发展?

李秉杰:目前大家对LED的投资都很热, 我们也担心2011年的下半年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状况。还是以电视为例,所有1.7亿台液晶电视如果都转换用LED的话,我们只需要一千台外延炉(MOCVD)。2009年新安装了200到250台MOCVD, 2010年新安装约700台,两年已经累计安装了800-900台。以的应用来讲,除了液晶背光和照明外,所有其他的应用大概需要500台MOCVD即可满足需求。明年来讲,LED背光液晶电视的渗透率是40%到45%,乐观估计能达到50%,但这两年新安装的800-900台MOCVD的产能已占50%渗透率时LED背光液晶电视所需LED数量的8-9成。从这个角度看,产能过剩的状况是有可能发生。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比较被动的立场,也就是MOCVD不一定生产出电视要求的规格,假如有一半不达标的话就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另外一个思路是照明部分的使用量能大量的放大。但是照明部分使用量放大,我们认为有几个难度,*个是标准,标准不能设立很难把渗透率升高、放大。刚才谈到投资的问题,我觉得需要重新思考的用量,的照明其实也只需要大概4000台MOCVD。中国目前已经登记准备安装的MOCVD,2012年会安装900台,如果2015累计安装1500台的话,就会占*照明所需MOCVD的4成。如果到时候照明渗透率没有近到4成,就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即产能过剩。所以我觉得在规划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LED照明的渗透率在2015年达到40%,是一个非常难达成的目标。韩国有一个数字是2015年LED照明的渗透率达到30%。因此如果2015年能达到40%会超过目前大多数人的希望。从这个数字目前看2015年中国MOCVD占了的40%。这是在假设别人都不生产的情况下,如果其他的人也生产的话,就要解决供需之间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投资是需要慎重考量。再回到刚才被动的立场,如果MOCVD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大家不用的话,虽然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是浪费了很多投资的钱。

记者:大陆目前在芯片方面已经有将近60多家的企业投产,但还有很多在低端方面进行了重复建设,请结合中国台湾和晶元的经验和教训,给大陆芯片产业化提一点建议。


 

李秉杰:1998年中国台湾有12家做红黄光芯片的厂,2003年也有很多家蓝光芯片的厂,后来这些数字都缩小了。这两年,大家重新燃起希望,有更多的厂家投入。从芯片供应看,厂家都希望把低成本产品提供给终端用户。但是目前像固态照明应用当中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在使用LED的灯泡的时候都会期望有节能的效果,节能之外也希望在灯泡使用的过程中,在经济上不比传统的钨丝灯泡贵。所以在这两个考量下,对能够达到的光效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所有的技术发展当中,大部分企业一直都是初期投入的比较小,等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大量的投入进去,但是在国内看到的状况是投入比较勇敢一些,一开始就投入的比较大,试图寻找一个其他的市场把产品消化掉。我刚刚和大家介绍过,在目前,如果不算电视背光消耗量的话,*的需求量只有500台MOCVD,而且低端、老的MOCVD早就存在了。在这个低端领域来看,我觉得市场的成长是比较有限,这个投资进去的风险会比较高。要想让投资变得有效率,就要确保技术上可以达到,量产上有能力,要不然快速的投入初期对投资人来讲是非常大的风险。当然晶元光电在中国台湾做过多次的并购,国内可能会出现比较好的芯片厂,对其他的公司进行并购的情况。如果有比较强的芯片厂并购其他的,也许可以让国内出一个比较强的芯片制造企业。有一件事情还可以提供给各位思考,在时间上看,背光模组在2012年可能就会达到70%的渗透率,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背光的市场就会达到饱和,这是目前zui大的市场,第二个zui大的市场是进入未来的照明,照明的领域当中是出现了一个变化,在外延、芯片、封装、模组一直到应用,这样不断细分的方式,在未来几年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国内也有一些芯片厂开始做了垂直的整合,这也许是另外一条途径。但是它把资源做得太分散,外延芯片要做好已不容易,同时又要做模组和光源,在资源上我觉得是另外一个风险,它可能是一个对的方向,但也同样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阶段。

记者:晶元光电投资晶科电子是出于什么考虑?晶元光电和晶科电子的区别在哪里?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晶元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样的?

李秉杰: 投资晶科电子的原因有一点复杂。我们把芯片分为三类。*类是蓝宝石衬底,市场上日亚和丰田供公司的产品多是属于这类的;第二类的是垂直的芯片,需要经过衬底转移,衬底转移部分卖得zui多的算是美国的科锐和欧洲的欧司朗,第三种是倒装式的芯片技术,这是美国流明公司采用的技术,晶科属于倒装的技术路线,晶电现在是蓝宝石衬底的,技术上看是不同的,晶元光电主要是做芯片,未来芯片可能的技术趋势我们都希望有所掌握,但是人力可能集中在不断的改善所谓蓝宝石衬底的技术部分,所以短时间之内倒装式的部分就交由晶科电子来发展。

刚讲的技术的路线,有三类,晶电都有研发,也都在努力的做,就整体的技术而言,目前这三个都没有说哪一个是具备决定性的优势,因为日亚丰田还是集中在蓝宝石,科锐是垂直结构的,没有结论哪一个是未来决定性的优势。

记者:晶元光电投资大陆市场和哪家企业,是出于有什么方面的考虑?你们在整个产业链上有什么规定?晶元光电的产品进入大陆,是*的市场行为,还是会受大陆地方政府的影响?晶元光电产品供应到大陆,有没有供货上的不平等?

李秉杰:9月初之前供应都比较紧,不只是国内,的也是一样的,我们和客户是有承诺的,因为和我们合作有*的关系,缺货的时候,*的关系变得非常的重要,我只能讲,即便是在过去和晶电保持*关系的,在供应非常吃紧的时候,还是有可能拿不到足够的货,这并没有平等和不平等的问题,缺货的问题各地都面临同样的状况。在不同区域,应用领域和使用产品都不一样,有些产品一直不缺货,电视产品进度非常快的时候,它的供货会出现问题,其他的副产品,甚至一时卖不掉,所以供货紧张与否也看是什么应用。

我们投资也好,合并也好,大概考虑有几个一定的方式,像刚才提到的技术上的考量,资源平衡上我们看在没有人力的情况下,我们就直接投资和并购,这是*种方法;第二种是产能,像过去我们在中国台湾合并元砷光电的时候就基于产能的考量。我们要扩充产能,在速度上慢,后来又怕产能过剩,所以就不扩充了,在市场上就买现成的产能。第三种是考虑客户的问题,如果大部分的客户都是欧美的,有客户是日本的,但是日本打不进去,直接合并有日本市场的企业就成为一个方法。还有就是除了实际的技术之外,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量,像我们一开始合并国联的时候,也有的考量。我们刚才在讲的衬底转移技术,我们在发展的时候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把并进来,这是比较简单的方式。大家手上的都限制对方的发展,我们这个时候就相互妥协,或者干脆把它合并掉。所以每一次并购都是因为基于不同的理由。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晶元led芯片P10led高清显示屏发展趋势 产品的人还在看

对比栏

咨询中心

编辑部 QQ交谈

客服部 QQ交谈

市场部 QQ交谈

返回首页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