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用标准
DL/T538-2006《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技术条件》
二.产品概述
开关状态智能显示装置是根据目前中高压开关柜技术发展而开发设计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智能化动态模拟显示装置,适用于中置柜、手车柜、固定柜、环网柜等多种成套装置上。它集开关柜一次回路模拟图、手车(隔离刀)位置、断路器位置(分、合闸状态、弹簧储能状态)、接地闸刀位置等,高压带电显示、带电闭锁及开关柜内环境温湿度的检控显示等功能于一体。该装置不仅外型美观大方,且优化了开关柜的整体布局,是新一代开关柜内使用的理想更新换代产品。
三.技术参数
3.1 基本参数
项目 | 技术要求 |
工作电压 | AC/DC:85V ~ 265V |
工作温度 | -5℃~ 50℃ |
极限工作温度 | -10℃~ 55℃ |
相对湿度 | ≤93% |
外形尺寸 | 200(长)*139(宽)*32(深) |
净重 | 大约0.5KG(含附件) |
3.2 温湿度默认值
项目 | 量程 | 精度 | 响应时间 | 参数 | 默认值 |
温度参数 | -40℃~ 80℃ | 1℃ | ≤10S | 低温加热启动温度 | 5℃ |
温度回升加热退出温度 | 13℃ | ||||
高温排风启动温度 | 40℃ | ||||
温度下降退出排风温度 | 25℃ | ||||
湿度参数 | 1% ~ 99%RH | 3%RH | ≤10S | 过湿加热启动湿度 | 85% |
湿度下降加热退出湿度 | 75% |
3.3用户自配高压带电传感器,输出短路电流必须达到220uA±10%,其电容参考如下:
6kV:130-160pF;10kV:90-140pF;35kV:35-55pF;
四. 主要功能(以手车为例)
4.1 指示状态功能(具体编号见前面板示意图)
● 手车位置指示
1)手车处于工作位置(工作位置触点闭合)时,手车指示红(1A、4A)灯亮;
2)手车处于试验位置(试验位置触点闭合)时,手车指示绿(1B、4B)灯亮;
3)手车在工作位置或者处于试验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时,强行闭合接地刀,手车指示灯(1A、1B、4A、4B)持续闪烁;
4)手车不在柜内(工作、试验位置触点都未闭合且断路器接点均断开)时,手车指示红、绿(1A、4A、1B、4B)灯都不亮;
● 断路器状态指示
1)断路器合闸(断路器合触点闭合)时,断路器指示红(2A)灯亮;
2)断路器分闸(断路器分触点闭合)时,断路器指示绿(2B)灯亮;
3)断路器不在柜内(断路器合、分触点都未闭合)时,断路器指示红、绿(2A、2B)灯不亮;
● 接地开关位置指示
1)接地闸刀合闸(接地闸刀分/合触点闭合)时,接地闸刀指示红(3A)灯亮;
2)接地闸刀未合闸(接地闸刀分/合触点未闭合)时,接地闸刀指示绿(3B)灯亮
● 弹簧储能指示
1)弹簧已储能(未储能/储能触点闭合)时,储能指示红(11)灯亮,否则熄灭;
4.2 三相带电指示
1)高压带电显示:当A、B、C三相带电(电压≥额定相电压的15%)时,相应的A、B、C三相指示(6)灯启辉发光;
2)高压带电闭锁:当A、B、C三相任意一相带电(电压≥额定相电压的65%)时,高压闭锁指示红(7)灯亮,高压解锁指示绿(8)灯熄灭,相应高压闭锁接点输出弹开;三相全不带电时,高压解锁指示绿(8)灯亮,高压闭锁指示红(7)熄灭,相应高压闭锁接点输出闭合。
4.3 温湿度控制指示
加热指示,当启动加热时,加热指示14灯亮。
风扇指示,当启动风扇时,风扇指示13灯亮。
手动指示,按压手动按钮12,则加热,风扇节点输出。再次按压手动按钮12则进入自动模式。
注意:加热、排风如进入手动动作状态将不会自动返回,请勿长时间使用,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温湿度控制功能
1)启动加热:当环境温度≤5℃时,或当环境湿度≥85%RH时,或点按“手动”控制按钮时,启动加热。
2)退出加热:在自动模式下,如为温度启动加热则环境温度上升至≥13℃,如为湿度启动加热则环境湿度下降至≤75%RH时,在自动模式下,如为温度、湿度同时启动加热则环境温度上升到≥13℃,并且环境湿度下降至≤75%RH时,在手动模式下,再次点按“手动”控制按钮时,退出加热。
3)启动排风:当环境温度≥40℃时,或点按“手动”控制按钮时,启动风扇。
4)停止排风:在自动模式下,当环境温度下降至≤25℃,在手动模式下,再次点按“手动”控制按钮时,停止排风。
5)手动加热:需要手动加热时,点按“手动”按钮,加热器开始加热,再次点按“手动”按钮,停止手动加热并转到自动控制状态。
6)强制退出加热:当环境温度达到50℃或启动排风时,系统无条件停止加热。
五.前后面板示意图及说明
序号 | 描述 | 序号 | 描述 |
1A、4A | 手车工作位置指示 | 7 | 高压闭锁指示 |
1B、4B | 手车试验位置指示 | 8 | 高压解锁指示 |
2A | 断路器合闸指示 | 12 | 手动自动切换按钮 |
2B | 断路器分闸指示 | 13 | 排风指示 |
3A | 接地闸刀合指示 | 14 | 加热指示 |
3B | 接地闸刀分指示 | 11 | 储能指示 |
6 | 高压带电指示 |
小车型后面板 隔离型后面板
以小车型为例:
1 | 手车工作 | 状态接入点输入 | 13 | 风扇无源输出 | 输出 |
2 | 手车试验 | 14 | |||
3 | 断路器分 | 15 | 加热无源输出 | 输出 | |
4 | 断路器合 | 16 | |||
5 | 未储能/储能 | 17 | 高压闭锁无源输出 | 输出 | |
6 | 接地闸刀分/合 | 18 | |||
7 | 状态输入公共端 | 19 | A相高压传感器 | 输入 | |
8 | 温度信号线 | 输入 | 20 | B相高压传感器 | |
9 | 湿度信号线 | 21 | C相高压传感器 | ||
10 | 温湿度公共端 | 22 | 三相地 | ||
11 | 辅助电源 AC/DC80-270V | 输入 | |||
12 |
注:端子1~6与端子7之间接入量必须为无源接点;
A、B、C三相配用的传感器,其输出短路电流必须达到220uA±10%。
以上为全功能型的接线图,具体型号的接线见背部接线标示恕不另行通知。
六.安装屏开孔、钻眼图(mm)
开孔尺寸:119×179(mm);4个安装罗栓孔径f3.5;孔距129×189(mm)
七.使用注意事项
7.1 必须严格按照标明的电压等级接入电源,严格按照背面端子标示接线。
7.2 安装时应将接线端子拧紧,并且将设备牢固在坚固耐火、不易震动的位置,设备仰视时效果好,故应垂直安装,高度以1.8M为宜。
7.3 耐压试验时,必须把带电显示部分端子(19、20、21、22)接线解开或短接。
7.4 所有开关量接点必须是无源接入。
7.5 按实物的接线标示接线,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7.6 使用不当或非本产品引起的故障,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八. 运输储存
设备应存放在温度为-25℃~70℃,湿度<85%的环境中,并且应在原包装的条件下放置,叠放高度不超过5层。设备在包装拆封后不宜存储。
设备运输和拆封不应受到剧烈冲击,应根据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运输和存储。
附1:传感器安装及接线方式(模拟型)
注: 温湿度测控产品传感器分模拟和智能两种,此款为模拟型接线,接线安装时注意分辨,以免出错。
标配传感器线长3米,客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长度。
接线时注意将传感器小标签上的数字1、2、3与装置本体后面板1、2、3对应。
附2:加热器尺寸
注:上图为常规C-7型50-150W加热器尺寸,另外还有C-8型大功率加热器,详见下表:
型号 | 工作电压(V) | 加热功率(W) | 外型尺寸(MM) | 安装孔距(MM) |
C-7 | 220 | 50-150 | 158*75*21 | 135*55 |
C-8 | 220 | 150-500 | 200*104*26 | 180*55 |
附3高压带电传感器(建议按以下规格选配)
附3.1带电传感器安装尺寸图(单位:mm)
注:带电传感器,其输出短路电流必须达到220μA±10%,其电容参考如下:
6kV:130-160pf; 10kV:90-140pf; 35kV:35-55pf;
附3.2技术参数
带电传感器基本参数 |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据 | ||||||
额定电压 | KV | 3 | 6 | 10 | 20 | 27.5 | 35 | |
工作电压 | 3.5 | 6.9 | 11.5 | 31.5 | 40.5 | 40.5 | ||
额定频率 | HZ | 50 | ||||||
绝缘水平 | 工频耐受电压(有有效值)/一次对二次对地 | KV | 26 | 32 | 42 | 65 | 80 | 100 |
雷击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 40 | 60 | 75 | 125 | 185 | 185 | ||
局部放电量1.1Um/√3 | PC | ≤10 |
附3高压带电传感器(建议按以下规格选配)
附3.1带电传感器安装尺寸图(单位:mm)
注:带电传感器,其输出短路电流必须达到220μA±10%,其电容参考如下:
6kV:130-160pf; 10kV:90-140pf; 35kV:35-55pf;
附3.2技术参数
带电传感器基本参数 |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据 | ||||||
额定电压 | KV | 3 | 6 | 10 | 20 | 27.5 | 35 | |
工作电压 | 3.5 | 6.9 | 11.5 | 31.5 | 40.5 | 40.5 | ||
额定频率 | HZ | 50 | ||||||
绝缘水平 | 工频耐受电压(有有效值)/一次对二次对地 | KV | 26 | 32 | 42 | 65 | 80 | 100 |
雷击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 40 | 60 | 75 | 125 | 185 | 185 | ||
局部放电量1.1Um/√3 | PC | ≤10 |
附4:二次应用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