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系列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产品应用于0.4KV低压配电网高效节能、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智能无功补偿设备。它由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电子开关电路,线路保护单元,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产品为上下分体式模块化结构,上面由智能测控,开关、保护等单元组成,下面由两台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上下部分可快速组装和拆卸,维修、维护极为方便。产品分为共补、分补,既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组网构成补偿系统使用,可方便地实现就地、分散、集中自动补偿功能,还能满足三相不平衡场合的混合补偿要求。
产品采用了过零投切、现代测控、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机械式接触器或机电一体化开关作为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补偿效果更好、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成本更低、使用更灵活、维护更方便、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
该产品还适合各类开关柜生产企业的产品配套,从而为非专业厂家生产出高品质的无功功率补偿成套装置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工作原理
WE系列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产品主要由智能控制组件、开关组件、传感器和低压电力电容器等组成。
零投切原理
零投切功能由电力电子器件组合实现,可以控制其在电压过零点时闭合、控制其在电流过零点时断开,实现“零投切”功能,投入低压电力电容器时产生的涌流很小,切除低压电力电容器时不发生燃弧情况,延长了低压电力电容器和开关电器本身的使用寿命,也减小了投切低玉电力电容器对电网的冲击,改善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电压保护原理
通过检测电源电压和控制开关的断开,实现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电压、欠电压、失电压和三相不平衡电压的保护。
电流保护原理
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各相电流和控制开关的断开,可以实现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各相过电流保护,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电流保护,替代常规产品中使用的熔断器和热继电器,不仅具有更好的保护性能,而且没有常规产品中熔断器和热继器所造成的很大功率损耗。
电容器体内温度保护原理
通过低压电力电容器内部的微型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RT),测得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内部工作温度,根据该温度测量值可以设置低压电力电容器体内温度分级保护,或者温度反时限保护。
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三相控制方式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为“”型,投入时与其相连通,切除时三相三线电源同时与其断开;也可单相分相控制方式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为三相四线的“Y”型,其中有三组单相低压电力电容器,各组低压电力电容器可以单独或同时投入或切除。
联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单台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有限,或者分级有限,需要数台或者数十台结合起来,在不能实现某些特定功能时还需要和控制器相结合,相互联机构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协调工作。
联机方式可采用有线的RS-485总线式通信,容量组合方式为1:2:4:8。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设计智能无功补偿装置时规定的交流电压方均根植,其略高于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工作电源的电网电压等级值,以保证电网电压在正常波动范围内能够可靠工作。0.4KV电压等级的电网,三相控制式取450V,分相控制式取250V。额定电压高虽然能延长电力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但不能过高,过高的额定电压将使低压电力电容器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所产生的无功容量过小。
额定容量∶额定容量是以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在其额定电压下计算的电容器无功容量(Kvar ) ,实际工作电压越高,产生的无功星越大,反之则越小,电容量( uf )则不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技术参数
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25~45C;2)相对湿度:25℃,20~90%;3)海拔高度:≤2000m.
电源条件∶1)工作电压:电源额定电压±20%;2)电压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5%;3)工频频率∶48.5~51.5HZ;4 )功率消耗:<0.5W(切除电容器时) , < 5W(投运二台电容器时)。
电气安全: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绝缘强度、安全防护、短路强度、采样与控制电路防护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GB/T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对应条款要求。
测量误差∶1)电压:<0.5%;2)电流:≤1.0%; 3 )温度∶±1℃;4)时间:±0.01s ; 5)分断能力∶≤15KA.保护误差∶1)零投切偏移度∶≤2.5°;2)零投切涌流︰≤2倍额定电流;3)耐电压冲击:zAC2500V ( DC4000V).
可靠性参数∶1)控制准确率∶99%;2)投切允许次数∶120万次;3)电容器容量运行时间衰减率∶≤1%/年;4)电容器容量投切衰减率:≤0.1%/万次;5)年故障率:≤0.1%。
型号说明:
产品选型
电容器使用配置:
三相共补电容为三相同时补偿。分补电容为三相不平衡的时候,可以单独对其中一相补偿,一般和三相共补电容结合使用,其占混合补偿的30%左右(具体根据用电场所和负载决定)
使用说明:
产品接线端子的定义及排列示意图
产品与产品之间安全间距必须大于50mm.
电气接线
接地线端子在产品后部(有标志),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单股铜导线,接地连接线十分可靠,并应与外部接地端相
连。
电源端接线有电源线和电流互感器(CT) 二次侧接线两种。电源端接线应防止两种错误,一是将无功控制设备与电流互感器(CT)在线路上的位置搞错。
错误造成低压电力电容器投退,不会引起无功测量值和功率因数测量值的变化,达不到控制效果;
二是将UA、UB、UC三相的相序搞错,这可能是电源线接入相序搞错或者电流互感器安装相序搞错,相序错误造成无功控制设备不能正确投退低压电力电容器。在只有三相控制产品时,只接B相电流互感器;而如有分相控制产品时,则必须接A、B、C三相电流互感器。
电源线应根据产品的总容量选择截面积合适的多芯铜导线,总容量为30Kvar及以上的三相式产品和20Kvar的分相式产品应采用标准16mm2截面积的多芯铜导线,其余容量的产品根据载流量应采用标准10mm2截面积的多芯铜导线。
接电源线时必须上紧螺丝,用劲拉电源线,证明十分牢固方可,否则造成该处过度发热,损坏产品。
接地线端子在产品后部(有标志),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单股铜导线,接地连接线十分可靠,并应与外部接地揣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