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管理系统-UWB定位-数字矿山建设已经向精细化管理,人员定位是矿上六大系统之一,需要要与时俱进,实现人员精确定位后,可具备人员、车辆的精确定位和为其它系统提供人员和车辆的精确位置信息,这样发生紧急事故事故时候,可迅速、准确的对井下人员进行定位,缩短救援时间,提高人员生还率。gc0213
同时《智慧化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也指出矿山定位系统建设要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和车辆位置、滞留时间等信息,在交叉点附近应能识别运动方向,重点区域定位误差不大于1m,同时要系统要抗*力强、无误码、无漏检,分辨率达到0.3m等。另外,建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也有利于后期建设矿山物联网的人员感知、车辆感知、车辆管理、无人化工作面、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等系统。
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管理系统-UWB定位系统特色
1、1米高精确定位
山东新云鹏UWB定位技术采用了超低功耗和抗干扰设计,结合大数据算法达到了0.2米的定位分辨率,实现了1米的精确定位。
2、按需定位
系统可实现全矿精确定位和局部精确定位并存方式。即在局部精确定位系统下,不改变原系统架构,升级成全矿精确定位。矿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矿精确定位,达到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3、超低功耗
精确定位识别卡采用电池供电,通过识别卡的超低功耗与智能节电设计,可以实现正常使用12个月以上。
4、超远覆盖距离
精确定位模式下,两台读卡站之间距离400~500米(视巷道情况调整)。
5、系统wei yi性识别
井口读卡+井口人脸识别+人员轨迹比对。人员入井前被井口读卡器读到标识卡后看来在,再经过人脸识别,确定人与标识卡的一致性后方可入井。入井后,人脸识别、井下轨迹均符合判定条件方作为有效考勤记录;若有一处异常则生成对应异常报表,作为管理处罚依据。
6、车辆运输管理(扩展)
可以根据矿方需要可以和通信等系统实现底层和地面的双融合,可兼顾胶轮车定位和红绿灯控制;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信息化程度,奠定智慧化矿山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