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做了演示:一个双肩包里装上一瓶矿泉水,顺利通过了安检仪,主显示屏上是绿色图标;但当包里同时装着一瓶水和一瓶汽油时,显示屏变成了红色。同时,小显示屏发出检测到疑似可疑物质的警报,并列出了可能是哪些可疑物质。
据介绍,通过前期录入液体的分子数据,这种新型液体智能识别报警X光安检仪可以自动检测出汽油、酒精、柴油、乙醇、香蕉水等禁止携带进地铁的易燃易爆液体,“机器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5%到90%”。
不仅准确率高,安检效率也大幅提升。如果靠人工识别,开包检查,慢的话10多秒才能检查一人,而通过新型安检仪,时间可以缩短到2至3秒。
这款新型安检仪已于今年4月1日投入试点,目前尚处在测试阶段,除了徐家汇站配备了4台外,天潼路站和上海体育馆站也各安装了1台。
上海共设700个安检点
除新型安检仪外,轨方还计划于7月初试点使用一款可自动采集信息的新型安检门,加强对可疑人员的识疑盘查。与以往需要通过PDA(掌上电脑)核查身份不同,乘客携带经过这种安检门时,安检门可自动采集身份信息,一旦发现追逃、吸毒等人员,就会自动示警,便于作进一步处置。
作为上海轨交安防体系的重要一环,地铁安检一直备受重视。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共设立700个安检点,配备6000余名安检保安及X光安检仪等设备,严格按照“大包必查、小包抽查、逢疑必查”和“大件箱包必查、大容量液体必查、各种编织袋必查、可疑人员必查”的原则开展全覆盖安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