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热值化验机化验哪家强鹤壁市汇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本公司科研机构长时间研究国内生物质燃料化验市场设计生产出来一款生物质燃料热值化验机的原理跟构造特征
“实质上,生物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领域重要、可发挥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种。相较于风电、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具有多重意义,如不能合理利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则无论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亦或增加能源资源供应来讲,都非常重要。”日前,在由能源署(IEA)与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在京举办的“生物质能清洁利用研讨会”上,谈及生物质能的应用,国家*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的上述表态,引发业内广泛共鸣。
然而,纵观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虽然资源前景不容小觑,经过多年发展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因一直无法跨越原料收集成本高,以及转化技术不经济、产业附加值低两大根本性障碍,导致当前生物质能利用形式单一,利用率低下、产业规模较小。
文丨仝晓波
中国能源报记者
新技术拓宽资源前景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物理形态转化能量,不易储运。而生物质能以化学形态转化能量,与化石能源是同宗同源的碳氢氧化合物,易于储运,又有固液体多种产品,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在会上说。
我国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覆盖种类繁多,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粮食、工业有机废料、有机沼液等。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拥有可开发的生物质能源资源量达到近8.4亿吨标准煤/年,约相当于能源消费总量的20%。
不仅如此,当前,已成为生物能源研发新热点,并在欧美发达国家初步实现商业化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几乎可将所有有机废弃物和能源植物作为原料,*地拓宽了生物能源产业的原料范围,从而使得工业化规模生产木 、纤基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合成天然气成为可能,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资源贡献潜力不可小觑。
“生物质能产业低/零碳净排放、资源可永续利用,是变废弃/污染物为高附价值能源和材料,甚至可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基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在中国建成共计超过年产亿吨级规模的生物合成燃油、年产千亿方级规模的生物合成天然气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说。
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
据IEA专家介绍,现代生物能源已是大的可再生能源,未来还会有很大增长潜力。尤其在供暖和运输领域,迫切需要加快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生物质能适用性强,用途广泛,在我国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已在电、热、气等各个领域均有所应用,如生物沼气、生物质发电与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等。
但相比较于其它可再生能源产业,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现阶段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规模小、产业发展缓慢,且利用形式单一(主要以发电为主)、利用率偏低,成为困扰当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中国生物能源产业自问世以来,一直无法跨越原料有限且成本高,以及转化技术不经济、附加值低两大根本性障碍。加上政策性扶持缺失(生物质发电除外),发展举步维艰,连续两个五年规划的主要指标任务均未完成。”程序指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5亿千瓦,占到电力总装机36.6%,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只有0.15亿千瓦,仅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约2%。
“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以纯发电为主,产业单一,能源转化效率不足30%,效益偏低,下一步需加快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陈小平说。他同时特别指出,在中国以畜禽粪便等为主的生物质废弃物已成为主要污染源,畜禽养殖的生物天然气蕴藏量已达600亿方/年,但从目前我国生物沼气的开发利用看,整体还很滞后,只有不到13%的利用率,亟待加快开发。
谈及生物质能的下一步发展,梁志鹏指出,生物质能在生物质天然气以及清洁供暖领域如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供热、分散性小型生物质成型燃料方面将有发挥较大作用的空间,下一步还需要在产业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层面创造良好环境,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
生物质供热亟待引起重视
当前,我国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将生物质能利用作为重要方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围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的实施,生物质能无疑将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