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AI入局智慧安防 万亿级蓝海尚待挖掘
2018年11月21日 08:48:25来源:千家网点击量:40746
导读随着AI技术的普及,传统安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智慧安防”应运而生。而随着AI IOT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不断地催生出新的产品和应用,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智慧安防未来也将很快步入万亿级市场。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目前,随着AI技术的普及,传统安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于安防的准确度、广泛程度、效率、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5年,安防行业开始大规模引入AI技术,“智慧安防”这一说法便因此诞生,在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智慧安防正被广泛运用于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
 
  我国智慧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自上世纪70年末到80年代初,我国的安防产业开始萌芽,历经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安防产业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正步入成熟阶段。应用范围也从初的特殊单位和部门,发展到各方面的应用领域,随时可见的安防摄像头、近年来兴起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警务、雪亮工程等安防领域的案例应用,都是中国安防行业快速发展的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智慧安防行业经过了“十二五”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安防产业发展体系和行业管理体系,在实体防护、防盗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防伪等专业技术领域应用水平获得了全面提高。
 
  AI入局智慧安防,成企业布局重点
 
  2017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AI)发展的元年,相比其它行业,安防行业是AI技术比较早介入的一个行业,AI+安防相结合衍生的各种安防产品、技术和方案逐渐增多,进一步催化着智慧安防行业的升级。
 
  目前,人工智能摄像头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教育、金融、医疗、零售等领域,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生物识别、车辆分析、行为分析及图像分析等。以车辆分析为例,智慧安防能够提取车牌、车型、车身颜色、品牌、驾驶员是否系安全带、是否打电话、是否开遮阳板、汽车通过时间、行驶方向、行驶轨迹分析等。
 
  根据2016年《“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其明确提出要实施智能安防推广工程,鼓励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集成图像与视频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编码识别等多种技术的智能安防产品,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
 
  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未来五年,人工智能领域将是安防企业布局的重点,不过伴随着AI深入更加复杂、严苛的安防应用场景,仅停留在算法层的升级已远远无法满足安防实战技术应用诉求,要想实现AI在安防的大规模落地,必须发力“算法、算力、数据、产品、工程、方案”六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万亿级市场规模,蓝海尚待挖掘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和谐社会”等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的安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6200亿,同比增速为14.8%,是2013年以来高的增速,前瞻预计2018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仍然会有一个较快速的增长。随着AI+IOT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不断地催生出新的产品和应用,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智慧安防未来也将很快步入万亿级市场。
 

  图表1: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及其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目前,我国安防行业的总收入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防工程,其产值规模为3782亿元,在总市场中的占比为61%;二是安防产品,其产值规模为1984亿元,占比为32%;三是运维与其他,产值规模为434亿元,占比为7%。我国安防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安防工程和安防产品两大领域。但是,未来运营及服务将成为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
 

  图表2:中国安防行业产值结构(单位:%)
 
  智慧安防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领域,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少安防企业正大力发展智慧安防产品,智慧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智慧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 智慧安防人工智能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AI入局智慧安防 万亿级蓝海尚待挖掘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