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辊闸?
三辊闸机是一种通道管理设备,其zui本质的功能是通过拦阻和放行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其应用对象是行人(包括携带的行李和自行车等),应用场合是出入口。如车站、码头、地铁、工厂、大厦、智能小区、宾馆、会所、企事业单位等需要对通道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场合。
三辊闸机的工作原理根据对机芯的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式、半自动式、全自动式。有些厂商会把半自动式称为电动式,把全自动式称为自动式。
机械式是通过人力控制拦阻体(与机芯相连)的运转,机械限位控制机芯的停止;
半自动式是通过电磁铁来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
全自动式是通过电机来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
通过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从而进一步控制拦阻体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同一台闸机所含机芯和拦阻体数量的不同,闸机可分为单机芯(包含1个机芯和1个拦阻体)和双机芯(包含2个机芯和2个拦阻体,呈左右对称形态)。
三辊闸机的结构组成三辊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箱体、拦阻体、机芯、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
1、箱体
保护机芯、控制模块等内部部件,并起到支撑作用。
主体材质通常采用304或316的不锈钢,辅助材质包括有机玻璃、钢化玻璃、树脂、石材或木材等。选材一般需考虑坚固、美观、不易变形,防刮防划痕,防锈防腐蚀,较易加工固定。
2、机芯
由各种机械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等),利用机械原理控制拦阻体的开启和关闭动作。
影响机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包括机械部件的加工工艺和材质,以及zui重要的驱动电机和相配套的减速机。
驱动电机通常采用直流有刷电机或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有刷电机成本较低,控制技术比较简单,因此被国内三辊闸机厂商广泛采用,但其中的碳刷属于易损耗件,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直流无刷电机无碳刷,不存在此损耗,使用寿命也较长。如果希望提高机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那么采用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直流无刷电机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欧洲*的直流无刷电机,其可靠性和耐久性都是普通电机所无法达到的,但成本很高,控制技术也很复杂。
3、拦阻体
在不允许行人通过的时候起拦阻作用,允许行人通过时会打开放行。一般以门或拦杆的形式实现。
选材一般需考虑坚固,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但自身的冲击力对人不能有伤害,重量尽量小,美观,防锈防腐蚀,易于加工固定,损坏后不伤人。
权限输入模块:行人在通行之前需要让闸机“知道”自己是否具备合法通行的权限,即“输入”权限让闸机判断是否可以放行。输入方式有很多种,如非接触式IC卡刷卡方式、生物识别、输入密码、投币等,简单的有直接按钮通行。该模块一般与门禁系统或票务系统相结合。在自由通行的场合则无需此模块。
4、辅助模块
包括LED指示模块、计数模块、行人检测模块、报*模块、权限输入模块、语音提示模块等。
LED指示模块:一般由LED点阵或LED显示屏组成,用于指示闸机的通行状态和方向,有的还包含文字或图案等提示信息和欢迎信息等。
计数模块:用于记录通行人数,可通过LED数码管或显示屏显示出来,可以清零和设置计数上限。
语音提示模块:这里的语音提示与前面的报*模块中的语音报警不同,主要是用于辅助提示行人相关的信息,如提示通行门票的类型、欢迎信息等。该模块不太常用,需要用户向厂商定制。
报*模块:闸机在各种非正常使用状况下会触发报*,用于提示或警告行人、管理者和维修者,这些状况包括非法通行、闸机异常、上电自检等,报*方式包括蜂鸣(比较常见)、灯光、语音等(可以综合使用)。
5、控制模块
利用微处理器技术实现各种电气部件和驱动电机的控制。
微处理器一般采用单片机,但如果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或是需要与很多其他系统(包括票务系统、门禁系统等)集成时,并且对响应时间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性能更高的ARM处理器甚至Cortex处理器。
简单控制电路一般由主控板、电机控制板及辅助控制板即可实现,复杂控制电路(如地铁检票机)则需要配置专门的工控机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