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创新通*门禁通道管理技术方案简介

2014年12月24日 11:39深圳市创新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点击量:2485

  门禁智能通道闸系统是监狱安防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在技术的采用和选择上也比较*,通常采用多种门禁防范手段。那么,下面是创新通科技小编针对监狱门禁管理所做出的简单方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一、应用背景

  2014年9月2日,黑龙江越狱事件轰动全国,黑龙江延寿县*局看守所3名在押嫌疑犯*一名预警后,身着警fu后“越狱”。人们不经问,逃犯如何逃脱层层关卡?当时其他狱警在哪儿?逃犯警fu从何而来?事后,从曝光的越狱监控画面看来,此看守所的门禁存在严重问题,犯人轻轻松松就打开了门,没有任何报警提示,导致越狱成功。

  二、存在缺陷

  监狱因其自身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对门禁通道要求更高,传统的门禁通道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登记核验,有的大型监狱会运用指纹,射频卡方式,但都存在以下缺陷:①易被*分子盗用;②速度效率不高③无法杜绝尾随出入;④对外来人员不能登记管理;⑤无法实现门禁、视频、对讲、考勤统一管理。

  三、解决方法

  创新通科技依靠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需求调查,整理了一套监狱智能门禁通道闸管理方案。主要由身份zheng读卡器A370、电脑主机、人脸识别器、bao警系统等设备组成。监所门禁常用的有卡片密码感应式、指纹、人脸识别、虹膜几种技术,用的zui多的还是卡片密码式门禁旋转闸设备。其中,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服刑人员出入的定位、查询及控制等管理,而通过采用生物识别的技术,更是可以再传统的门禁基础上增加一层可靠的保障。

  1.生物识别

  综合运用了身份zheng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来访人员需要出示自己的身份zheng,在身份zheng读卡器上刷一下,并且进行人脸识别,录入人脸特征,狱警为来访者分配权限(如:规定来访者四个小时之内通过某几道门,超出四个小时,权限作废)。访客出门后,用ID卡换回身份zheng,同时管理员将权限注销。ID卡可再次利用,发给下一位来访者。

  2.来访人员建档

  狱警通过身份zheng读卡器读取来访人员的身份zheng信息,验证并录入其姓名、性别、身份zheng号码、车牌信息等,建立出入人员的基本档案,方便管理层查询,且更有利于打击罪犯。

  四、身份zheng?门禁优势

  1.综合生物识别

  应用了身份zheng识别、人脸识别,可杜绝非法登记人员的出入,实现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并且联动非法人员自动报警。

  2.执勤轨迹跟踪:

  当执勤民警进行执勤工作时,每次的刷卡记录实时进入后台系统,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巡逻路线进行智能分析,即可以在实时电子地图上查看到执勤人员在地图上的轨迹动态,也可以在执勤人员偏离岗位时进行弹窗提示。

  3.通行

  门禁处设两个密闭通道,可以实现一进一出,二出,二进共三种人员进出模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通行的效率。

  4.破门非法开门报警:

  控制器将联动*报警、玻璃破碎器、门磁等报警设备,在正常时间段,开门使用刷卡模式,当检测到非法使用钥匙开门或强行破门时,控制器主动报警,后台联动bao警并发送短信到执勤人员及相关负责人手机。

  5.集中管理平台

  身份zheng读卡器A370支持二次开发,可整合其他系统,如报警系统,人力识别系统,*系统等,积极打击罪犯,实现统一管理。

  6.杜绝病菌传播

  现行的指纹或者密码门禁管理都属于接触式工作方式,无法阻止病菌传播,而身份zheng读卡器门禁管理是以非接触方式工作,有效规避了病菌传播的危害。

  7.记录实时审核:

  当带非工作人员进入监狱狱区时,要求进行刷卡验证,当在终端进行刷卡时,实时在操作终端进行人员信息反馈显示,监区岗亭人员确认刷卡人员和卡片资料人员一致时,进行人为审核汇报,再进行开门操作。

 深圳创新通科技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智能通道闸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型企业,主要提供三辊闸,摆闸,翼闸,一字闸,平移闸,挡闸,旋转闸,速通门,通道闸等多种款式和不同档次的产品供用户选择。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我们将会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