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p2p点对点技术优势及应用分析

2014年09月18日 13:32深圳中安瑞视电子有限公司点击量:2980

  p2p技术即点对点技术。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Hoc连接来连接节点。这类网络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各种档案分享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
  
  纯点对点网络没有客户端或服务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级节点,同时对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服务器。
  
  有些网络(如Napster,OpenNAP,或IRC@find)的一些功能(比如搜索)使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而使用P2P结构来实现另外一些功能。类似Gnula或Freenet的网络则使用纯P2P结构来实现全部的任务。
  
  优势
  
  P2P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因此,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服务器的C/S结构不能实现的,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
  
  P2P网络的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纯P2P网络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网络时,对等协议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网络取得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象网络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的定位可用的内容。对等协议只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应用
  
  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实时数据(如通信、Anychat音视频)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
  
  有些网络和通信渠道,像Napster,OpenNAP,和IRC@find,一方面使用了C/S结构来处理一些任务(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时使用P2P结构来处理其他任务。而有些网络,如Gnula和Freenet,使用P2P结构来处理所有的任务,有时被认为是真正的P2P网络。尽管Gnula也使用了目录服务器来方便节点得到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采用*的P2P技术,可使摄像机在内网免去端口映射的繁琐,真正做到即插即用!软件如下:
  
  1、通过*的ID来标识每一台摄像机,用户使用时,只需要设定需要观看的摄像机的ID号即可。
  
  2、无需端口映射,设备接入互联网后,即可通过手机客户端观看设备实时视频,*摆脱传统的端口映射的模式和有些网络无法进行端口映射的问题。
  
  3、对于无法建立P2P连接的摄像机,系统通过转发服务器,对视频进行转发,真正做到100%的连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