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智能大厦各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列举

2013年08月07日 16:39$artinfo.Reprint点击量:1172

  XX大厦,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西城区,总建筑面积51700m2,建筑高度为99.7m,建筑层数地上26层,地下2层,室外庭院面积22000m2,是一座集酒店、办公、商务、娱乐、宾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XX大厦楼宇自控系统采用XX楼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大厦提供的XX公司一代的S600APOGEE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XX大厦的整体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将大厦内制冷站、供热站、空调、新风机组、公共区照明部分、给排水、送排风等系统纳入大厦自动化管理系统,S600APOGEE是以集散理论为基础的成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它具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扩展方便、软件优化设备运行、操作简单等特点。
  
  1、冷冻站系统的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冷却塔、自动补水泵、电动蝶阀等。
  
  (1)根据事先排定的工作及节假日时间表,定时启停冷水机组及相关设备。完成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塔风机、冷冻水循环泵、电动蝶阀、冷水机组的顺序连锁启动及冷水机组、电动蝶阀、冷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风机的顺序连锁停机。
  
  启动顺序为:对应冷却水、冷冻水管路上的阀门立即开启;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的启动延迟2~3min启动;制冷主机延迟3~4min执行。
  
  停止顺序为:立即切断主机电源;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的启动延迟2-3min关闭;对应冷却水、冷冻水管路上的阀门立即关闭。
  
  (2)测量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以冷却水供水温度及冷水机的开启台数来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的数量。维持冷却水供水温度,使冷冻机能在更率下运行。
  
  (3)监测冷水总供回水温度及回水流量,由冷水总供水流量和供回水温差,计算实际负荷,自动启停冷水机、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及相对应的电动蝶阀;
  
  (4)根据膨胀水箱的液位,自动启停自动补水泵;
  
  (5)监测冷水总供回水压力差,调节旁通阀门开度,保证末端水流控制能在压差稳定情况下正常运行。在冷水机系统停止时,旁通阀自动全关;
  
  (6)监测各水泵、冷水机、冷却塔风机的运行状态、手/自动状态、故障报警,并记录运行时间;
  
  (7)水泵保护控制:在每台水泵的出水端管道上安装水流开关,水泵启动后,水流开关检测水流状态,如故障则自动停机;水泵运行时如发生故障,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
  
  (8)中央站彩色动态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及其他的历史数据等。
  
  2、换热站系统的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热交换器、冷凝泵等。
  
  (1)监测各热交换器二次水出水温度,依据出水温度按PID调节一次热水(或蒸汽)调节阀,保证出水温度稳定在设定值范围内,温度超*报警;
  
  (2)测热水循环泵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故障时报警,并累计运行时间;
  
  (3)中央站彩色动态图形显示、打印、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及其他历史数据等。
  
  3、新风/空调机组的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新风/空调机组。
  
  时间程序自动启/停送风机,具有任意周期的实时时间控制功能;
  
  2)监测送风机的运行状态、手/自动状态、故障报警、累计运行时间;
  
  (3)防冻保护:在冬季,当温度过低时,开启热水阀,关新风门、停风机、报警提示;
  
  (4)由风压差开关测量空气过滤器两侧压差,超过设定值时报警;
  
  (5)风机、风门、冷水阀状态连锁程序;
  
  ①启动顺序:开冷水阀、开风阀、启风机、调冷水阀;
  
  ②停机顺序:停风机、关风阀、关水阀;
  
  (6)对于新风机组,测量新风温度和送风温度,并根据送风温度PID调节二通水阀的开度,维持送风温度为设定值;对于空调机组,测量新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并根据回风温度PID调节二通水阀的开度,维持回风温度为设定值;
  
  (7)中央站彩色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及其历史数据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