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光伏环境监测仪6要素如何降低风灾损失?案例解析

2025年05月06日 15:08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10

  【JD-FGF11】山东竞道厂家信誉为本,客户至上。超越自我,共创辉煌。

  光伏环境监测仪的6要素(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组件温度)通过实时数据监测与智能分析,在风灾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显著降低电站损失。以下结合案例解析其作用机制:

  风速与风向监测是防风的核心。高精度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可实时捕捉风速突变,当风速超过阈值(如25m/s)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联动控制策略。例如,某沿海光伏电站通过该技术,在台风“梅花”过境期间,提前3小时获取风速数据,及时调整光伏板角度至最小受风面,并启动支架加固装置,避免组件被吹翻,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万元。此外,风向数据可优化电站布局,使组件排列与主导风向形成合理夹角,降低风阻。

  气压与湿度监测提供间接预警。气压骤降常伴随强风天气,湿度变化则关联降雨风险。某山地光伏电站通过气压传感器发现气压异常下降,结合湿度数据预测暴雨概率,提前疏通排水系统,防止因强风导致的电缆沟浸水,避免短路事故。组件温度监测同样重要,高温会降低组件强度,增加风灾受损风险。某电站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发现组件局部过热,及时启动散热系统,使组件抗风能力提升15%。

  智能联动与历史数据分析是防风的关键。监测仪将6要素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AI算法生成风场热力图与风险预测模型。某大型地面电站应用该技术后,在强风天气中提前90分钟定位高风险区域,调度人员重点加固,使支架变形率下降80%。此外,历史数据可优化电站设计,例如在风速高发区增加支架强度或采用柔性支架,某工商业电站通过该方案,使风灾导致的发电损失减少65%。

  通过6要素实时监测与智能响应,光伏环境监测仪使电站防风能力提升70%以上,运维效率提高50%,年发电量损失降低12%-18%。随着技术演进,未来监测系统将融合5G与边缘计算,实现更精准的风灾预警与自动化处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