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如何进行削峰填谷+动态调度?

2025年03月28日 15:42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点击量:135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以"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微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的终端承载单元,正在突破传统电力系统的物理边界与运行逻辑,展现出显著的能源转型价值。

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该平台以“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管理为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电桩及各类负荷的实时监控与动态优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调度与预测,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能源成本,并助力企业微电网向虚拟电厂(VPP)过渡,最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一平台不仅是技术迭代的产物,更是“双碳”目标下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

1. 光伏预测与灵活调节

EMS3.0通过AI算法对光伏发电量进行精准预测,结合气象数据与历史发电曲线,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例如,当光伏发电量超出企业需求时,多余电力优先存储于储能系统或调度至充电桩,减少弃光率,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在山东等分布式光伏大省,这一功能显著缓解了“鸭子曲线”向“峡谷曲线”转变带来的电网压力。image.png

2. 储能的峰谷套利与柔性扩容

储能系统在EMS3.0中被赋予多重角色:峰谷电价差套利、电网调频调峰、以及紧急备用电源。平台通过实时电价信号与负荷需求,自动选择充放电时机。例如,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储能电力以降低变压器负载,避免基础电费激增;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降低用能成本。image.png

系统总览

image.png

结语

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平台与虚拟电厂聚合平台的结合,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从“单一能源管理”向“全生态协同”的跨越。通过光储充综合优化、新能源深度整合及虚拟电厂的市场化运作,企业不仅能实现降本增效,更将深度参与能源革命,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这一模式有望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范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