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3日 19:03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点击量:26
IG541和七氟丙烷是两种广泛应用于气体灭火系统中的灭火剂。为了确保其在灭火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护区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以下是这些要求的详细解释:
1. 围护结构及门窗耐火极限
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5小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小时。这一要求确保防护区能够在初期火灾中维持结构完整,使灭火剂在防护区内保持足够浓度,达到灭火浸渍时间的要求。
2. 防护区围护结构的耐压要求
防护区围护结构应能够承受不低于1200Pa的内压。气体灭火系统在喷放时,防护区的所有开口应自动关闭,内部压强会增加,因此结构必须能够承受这个压强。泄压面积的计算也基于这一耐压要求。
3. 防护区开口封闭
在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所有开口应能自行封闭。这是全淹没灭火的必要条件,以确保灭火剂的浓度达到灭火效果。自动生产线上的工艺开口也应在灭火时自动关闭。
4. 通风换气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进行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设备,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5. 人员疏散通道
防护区应有确保人员在30秒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启动时,有不大于30秒的可控延迟喷放,防护区的设计必须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6. 防护区门的要求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够从防护区内打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逃生。
7. 防护区分隔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区分,不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间分隔为同一防护区。即使这些房间选用相同的灭火设计浓度,也不宜这样做,因为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灭火剂的均匀分布,可能导致灭火失败。
8. 吊顶层和地板下的保护
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要同时保护时,可以合为一个防护区。这样可以简化设计和施工,同时保证灭火效果。
9. 管网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限制
选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平方米,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立方米。对于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10. 预制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限制
选用预制气体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平方米,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立方米。对于特殊情况,也可以适当放宽。
11. 环境温度要求
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至50℃。这一温度范围是基于灭火剂的物理特性和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求,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结论
IG541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设计需要严格遵守上述要求,以确保灭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要求涵盖了防护区的耐火性能、耐压性能、封闭性、通风要求、人员疏散通道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严格的标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灭火系统能够迅速、有效地扑灭火源,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