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024年05月17日 17:31千家网点击量:158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 (IIoT) 设备将比以往更快、更安全、功能更强大。 近年来,工业物联网项目变得越来越流行,但边缘计算和 5G 等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这项技术以及一些关键趋势将决定工业物联网的未来。
 
  下一代物联网设备的趋势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设备与现在市场上的设备有何不同? 当今的科技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出现了一些缺点。 这些挑战将塑造未来技术的关键特征。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进步和变得更容易获得,物联网性能的行业标准将会发生变化。 因此,下一代工业物联网设备将更快并使用不同的网络技术。
 
  工业物联网标准化与合规性
 
  物联网标准化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挑战,影响着消费者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 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将其产品设计为仅与其品牌的其他产品配合使用是有意义的。 然而,在实践中,这给最终用户带来了令人沮丧的实施挑战。
 
  企业应该能够混合搭配任何品牌的 IIoT 设备,创建定制网络来满足其需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工业物联网设备进行标准化,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影响到消费产品。 Matter 开源互操作性标准允许领先制造商的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相互协作,无论品牌如何。
 
  由于需求增加,未来几年可能会为工业物联网设备开发类似的标准化系统。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 IIoT,因此所有领先的 IIoT 制造商的设备兼容都将受益。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设备将实现更好的连接,使企业的实施更加简单。
 
  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设备最大的变化之一将是更加重视网络安全。 工业物联网项目最初并不被视为潜在的网络安全漏洞。 然而,随着它们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发现了严重的安全风险。
 
  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不被视为网络攻击的潜在目标,因此它们比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更有可能不受保护。 然而,它们仍然与商业网络紧密相连。 因此,黑客可能会使用防御薄弱的项目作为进入企业网络的后门。
 
  九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专门针对物联网设备。 这包括勒索软件或 DDoS 等常见攻击,以及鲜为人知的策略。 例如,固件利用涉及利用旧产品中的弱点来侵入网络。 这种攻击方法押注于 IT 经理需要更新他们的机器。
 
  下一代工业物联网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网络安全。 与 2020 年相比,2021 年企业每周遭受的网络攻击增加了 50%。这样的趋势表明,网络威胁在未来几年只会继续增加,因此下一代 IIoT 设备必须具有弹性。 未来,它们可能会设计更多的访问控制协议、自动固件更新和保护措施,以在数据传输到集线器和其他设备时保护数据。
 
  5G:新的行业标准
 
  除了改善设备之间的通信之外,由于 5G,下一代工业物联网还将拥有更快的连接。 当前大多数 IIoT 项目都在 4G 甚至 3G 上运行。 转向 5G 将为新产品释放新的峰值性能和功能。
 
  5G 网络的超低延迟将使 IIoT 设备的响应速度更快。 对于依赖产品充当自动决策和物理系统之间中继的应用程序来说,这尤其令人兴奋。 例如,制造商可以结合 5G 和 IIoT 进行快速质量控制或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上的安全传感器。 与 3G 或 4G 上的旧物联网设备相比,企业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量。 这对于数字孪生和远程操作等工业物联网应用至关重要。
 
  当今的物联网设备可用于此类应用,但 5G 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使 IIoT 设备更加可靠和强大。 鉴于 5G 尖端网络技术已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下一代工业物联网 (IIoT) 将针对 5G 构建。
 
  边缘工业物联网和实时处理
 
  5G 并不是 IIoT 的唯一连接升级。 边缘计算将成为下一代工业物联网的主要内容,并且由于其所释放的快速处理能力而越来越受欢迎。 事实上,边缘甚至可以加强网络安全。
 
  边缘计算解决了当今工业物联网的一些关键挑战。 它通过将处理过程移至更靠近物联网设备本身的位置来最大限度地缩短响应时间。 考虑到云的日益普及,这一点尤其重要。 云计算和数据存储有效且高效,但传输信息可能非常耗时。 边缘计算可以将从设备到云端的响应时间缩短至仅 10 毫秒。
 
  此外,边缘计算使数据靠近物联网设备,从而降低了工业物联网安全风险。 信息在现场进行处理,而不是传输到黑客可以拦截的外部中心或设施。 网络流量的减少也让 IT 人员更容易监控和发现潜在威胁。
 
  物联网技术的未来
 
  边缘计算和 5G 等新兴技术正在塑造下一代 IIoT 设备。 未来几年,我们将打造新产品,以实现网络安全弹性、5G 连接以及与其他 IIoT 设备的轻松兼容性。 制造商之间的标准化将简化企业的实施。 5G 和边缘计算将通过超低延迟、更高带宽和可靠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尖端 IIoT 设备的潜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