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设计制造防爆电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3年03月20日 08:50$artinfo.Reprint点击量:1509

  树立正确的产品设计理念——国家标准是开发设计的zui基本准则。
  
  一个产品的开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规定,而且要从用户的安全利益出发,尽可能地考虑到用户可能在安装、使用、维护、维修过程中造成的失效问题。提高产品的安全裕度。
  
  一个产品的生命力和*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性能*、工作可靠,其次才是它的实用性和外观。防爆安全性能的保证是企业设计制造zui基本的道德理念,防爆安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前者来实现。
  
  但是,防爆性能的保证不可能*前者的需要,有的时候是无法实现的,有可能放弃开发设计。
  
  在开发设计中,不能以降低成本作为依据,应考虑产品质量和安全裕度。
  
  提高防爆电器技术水平,正确理解标准
  
  开发设计产品,应首先对标准全面理解,不仅仅是标准的主要条款,还要考虑标准中的细节和注解。检验机构在审查检验时,是严格执行标准的规定,不能随意放弃标准中的某些条款和试验项目。
  
  原材料和电气部件、配件的合理利用
  
  要保证产品能够在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下的防爆性能,原材料的合理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非金属材料和胶粘、浇封材料。例如:非金属d型元件的可燃性能和耐火焰烧蚀性能;e型外壳的耐光照(在这里需强调防爆灯具(指示灯)的灯罩耐自身光源的光照),耐热、耐寒性能。
  
  合理的选择电气元件和材料同样是保证防爆性能的重要条件。例如:e型电流表的短路电流引起的发热和强度对防爆性能的影响;e型光源的合理应用;e型管型荧光灯的镇流器发热、不对称功率影响和灯座的特殊要求;d型防爆灯具灯罩的耐冲击强度;引入装置的抗拔脱等。
  
  合理的结构和科学的工艺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工艺环节、实现标准的各项规定。
  
  例如:
  
  1.d型荧光灯多腔电器连通部位和内部电气元件布置时要考虑可能的压力重叠。
  
  2.d型防爆电器和防爆灯具透明部件与金属部件配合时,ⅡA、ⅡB应采用金属包覆的耐燃弹性衬垫或金属衬垫,或直接配合;ⅡC须采用胶粘。荧光灯玻璃管与壳体配合一定要采取胶粘。
  
  3.大直径电缆引入装置,防拔脱装置的合理利用。
  
  4.d型外壳的壁厚和拉筋的合理利用,但是,采用拉筋并不*等于减少壁厚。此外,需注意避免壳体内部设计结构曲线的突变。
  
  5.d型一体化防爆灯具应合理考虑启动元件的合理布局,减少光源腔内温度的影响。
  
  6.对于d型自带电源(电池或其他储能元件)的电器或防爆灯具应考虑电池短路,造成温度上升和自爆。
  
  7.注意d型外壳内储能元件的放电、发热部件降温的延迟开盖。
  
  8.e型外壳内部带电部件要进行防护处理。
  
  9.用于防护的密封圈应采取措施,防止脱落。
  
  10.e型全塑双脚荧光灯应注意灯脚与灯座的连接要求。
  
  11.e型防爆灯具要考虑灯管老化造成的镇流器发热和管型荧光灯极限寿命时的不均匀脉冲过热,造成灯座烧毁。
  
  12.e型接线箱内部接线端子的合理选用和端子数量的合理确定。
  
  13.注意e型产品内部电池的特殊要求。
  
  14.非金属外壳表面避免点燃的静电电荷产生,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①限制表面电阻值;
  
  ②限制表面积;
  
  ③设置静电警告标志牌。
  
  压紧接触式防爆灯具(接线腔螺纹结构)用于ⅡC级时应再次增加接线腔或采用隔离密封装置;ⅡB级要考虑腔净容积是否小于2升,否则同前。制造加工中,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依据。
  
  对于防爆电器产品生产来讲,在设计结构合理后,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工艺、设备、人员和质量保证体系。而工艺又是生产环节中的基础。
  
  例如:
  
  (1)d型ⅡC电器或防爆灯具螺纹隔爆和防爆灯具压盘螺纹结构应注意配合的精度和螺纹加工的质量。
  
  (2)特别要考虑钢板焊接产品的焊接方式、工艺以及钢板的强度和厚度。这类产品在强度试验时极少炸坏,但过压试验后很难通过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
  
  (3)注意非金属材料样片的制备工艺和精度要求,防止样片性能的分散性和变形。
  
  (4)d型外壳内部电气元件或接线端子等在装配时要尽量避免造成人为多腔,产生压力叠加。
  
  (5)d型外壳无论是砂模铸造的外壳,还是压力铸造外壳,均要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铸造的应力,充分保证外壳的强度和参数指标。
  
  (6)在制定胶粘或浇封工艺时,要考虑它们的粘着力和强度,防止浇封或胶粘的部件、电缆受力脱落或受到爆炸强度拔出。
  
  (7)隔爆型产品装配时应考虑隔爆面紧固螺栓力矩均匀的要求。同时要明示用户安装、维修时,紧固螺栓的力矩要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