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校园一卡通常见充值方法及其安全性

2013年03月12日 08:44$artinfo.Reprint点击量:7263

  目前国内高校基本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普及工作,一卡通的普及和应用,也将推进校圆一卡通的充值方式。目前,较为流行的充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金充值:
  
  学生持待充值校园卡和现金直接到校园卡中心柜台缴纳现金,收款人员将待充值卡放在POS上完成充值写卡。
  
  其主要特点是:实时充值,即充即用。大大的提高了充值的效率,节约了成本。缺点是必须是卡中心开门办理业务的时间,且要必须到卡中心办理,也许要等候、也许要排队、也许要看受理人的脸色,也许你刚到卡中心,卡中心就关门下班了,也许你会忘记(充值时间),也许已没有也许.....
  
  2.圈存机充值圈存
  
  圈存机圈存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不但要有校园卡,而且还要有一张校园主要银行的银行卡;二是要签约建立校园卡和银行卡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建立的目的是让校园一卡通系统知道哪张校园卡对应的那张银行卡,圈存时,校园卡系统将圈存金额和校园卡信息转换成银行卡信息和金额向银行系统发起扣款指令,银行方接到该指令后,会判断该指令的合法性,并与存放在银行系统中的签约信息进行比对,看看该银行卡是否签约捆绑了该校园卡,若未签约绑定,银行方将拒绝执行该扣款指令,若存在签约绑定关系,则执行扣款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还给校园卡系统,由校园卡系统,根据返还的结果,进行提示,对成功信息执行写卡充值动作。
  
  其主要特点是:实时充值,可做到7X24小时圈存充值,银行卡有钱时即充即用,自助完成,同机器打交道,无须看人的脸色。缺点是:持卡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因为校园卡系统一般来说是由第三方公司集成维护的,在签约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存放在第三方公司的系统平台中,第三方公司及其相关人员可以十分方便的获取学生银行卡信息。银行方也一样,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校园卡的信息。同时,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校园卡系统的签约对应关系,都是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签字确认的,而是由校方将学生的银行卡信息和校园卡信息相关联,并将这些信息交给校园卡集成公司和银行方。因此,校方和银行方乃至校园卡集成公司,在这一点上均存在着极大的法律风险。
  
  另外,银行卡或校园卡挂失,需重新签约建立新的对应关系。
  
  3.银行代扣充值圈存
  
  银行代扣的前提也是需要签约建立校园卡和银行卡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由持卡学生本人*一卡通公司和银行方进行代扣(注意,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一卡通代扣充值圈存模式,均没有持卡学生的正式书面*,有的只是学校代学生签的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代扣协议)。当校园卡的余额小于一定值时,一卡通系统向银行发起请求扣款的指令,银行方接到该指令后,会判断该指令的合法性,并与存放在银行系统中的签约信息进行比对,看看该银行卡是否签约捆绑了该校园卡,若未签约绑定,银行方将拒绝执行该扣款指令,若存在签约绑定关系,则执行扣款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还给校园卡系统。学生再持卡到POS机或圈存机上进行补登写卡,将充值金额写入校园卡内。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一次签约,只要不改变校园卡和银行卡关系,银行卡有钱,校园卡就不会缺钱,预充值由系统自助完成,但持卡学生仍需在设备上靠卡,以完成预充值补登写卡。缺点和圈存机圈存*一样,持卡人存在着信息泄露风险;校方和银行方乃至校园卡集成公司,在这一点上均存在着极大的法律风险――泄露他们信息。
  
  另外,银行卡或校园卡挂失,需重新签约建立新的对应关系。
  
  4.电子渠道充值圈存
  
  随着银行各种电子支付技术的实现,校园卡的电子渠道充值圈存成为可能。它的出现,*解决了银行卡和校园卡信息相互泄露的问题。它是通过订单形式向银行发起支付请求的,好某个校园卡请求充值时,校园卡系统会生成一个*与该校园卡本次充值对应的订单号,校园卡系统只向银行方发起是哪个订单号需要支付多少金额的请求,然后直接转向银行支付系统,想充值的学生,通过银行的支付系统,自主选择通过本人哪个账户进行支付充值,选择和验证都是通过银行系统实现的。银行只会将某订单充值支付是否成功的结果返还给校园一卡通系统。至于学生的银行卡信息不会发给一卡通系统的。同样的,一卡通系统也是通过订单号和学生校园卡关联的,也不存在着将校园卡信息发给银行方。因此可以确保学生银行卡信息和校园卡信息的安全。
  
  其特点是,预充值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由学生本人,也可以由家人,通过网上、手机等渠道的预充值,预充值后,持卡人还要将校园卡靠向设备,进行补登写卡动作。这是一种方便安全快捷的充值圈存方法。因此,作者强烈建议各学校一卡通系统使用这种方式实现校园卡的充值圈存。zui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银行卡等信息不被外泄。也呼吁各学校大力支持这一校园卡充值圈存模式,从而规避校方在泄露学生银行卡信息方面的法律责任。同时也呼吁银行积极推广这种校园卡充值圈存模式,也规避银行在泄露学生银行卡信息方面的法律责任。
  
  校园一卡通是教育部关于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的系统,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便利的充值方式和个性化的充值途径,作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配套设施,也将大大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手段,也极大的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